和楊龜山先生此日不再得吟示學者
農(nóng)夫雨耕隴,蠶婦乾采桑。雨旸各有為,節(jié)物懸彼蒼。
懷哉衣與食,宵晝恤流光。矧伊丈夫子,人道立陰陽。
獨稟造物秀,生而射四方。行行少且壯,發(fā)硎試光芒。
勤心追往哲,所用何不臧。神圣非絕級,慮以斤斧戕。
千金握摶黍,拱璧塵秕糠。生不蟪蛄值,死與狐貍藏。
豈無婉孌時,朱顏斗春芳?;ㄔ峦娉?,膂力誤方剛。
哲人驚拊髀,中夜起徬徨。日昃不再中,發(fā)短不可長。
決此須臾命,刺虎奮卞莊。萬法持一心,三復慎獨章。
六籍無真訣,猿狙浪登場。亦有朱與翟,食人肆犬羊。
尼父援空空,顏生誣坐忘。遂令西方教,乘虛逞雄強。
龂龂洙泗間,閩洛一葦航。中啟龜山氏,后先秩天常。
乾愓指心法,致儆荒與亡。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悲傷。
道喪復千載,吾與點也狂。

劉宗周(1578—1645),字起東,別號念臺,漢族,明朝紹興府山陰(今浙江紹興)人,因講學于山陰蕺山,學者稱蕺山先生。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學大師,也是宋明理學(心學)的殿軍。他著作甚多,內(nèi)容復雜而晦澀。他開創(chuàng)的蕺山學派,在中國思想史特別是儒學史上影響巨大。清初大儒黃宗羲、陳確、張履祥等都是這一學派的傳人。劉宗周的思想學說還具有承先啟后的作用。當代新儒家學者牟宗三甚至認為,劉宗周絕食而死后,中華民族的命脈和中華文化的命脈都發(fā)生了危機,這一危機延續(xù)至今。
詩詞推薦
-
豢鶴在囿,飛鶴在空??狰Q囿和本求類,云泥轉(zhuǎn)睇無由從。
毰毢躑躅若有恨,赤睛脩喙臨長風。汝昔胡為觸羅網(wǎng),中宵警露揚清響。
老馬伏櫪千里心,汝豈有志瓊霄上。瓊霄之上白玉京,六翮安得如云輕。
衛(wèi)軒齷齪不足戀,鳳凰翔甸符休明。幸拋粒粟雞群去,自是仙標信所征。
-
月氣冥濛罩海棠,偶然沾醉繞回廊。似聞德祐編心史,頗訝希夷得睡方。
久閉亦嫌吾眼懶,獨居遂覺老懷長。此花只與春陰便,雨砌明朝有墜芳。
-
紫髯不見舊參軍,桓表旌門墨色新。云雨幾時同穴夢,冰霜百歲未亡身。
香奩有淚迷鸞影,錦瑟無聲落燕塵。萱草堂前今種柏,翰林留記寫精神。
-
天險東南限此江,支分暨水北為陽。
孤山不動嬰潮怒,容艇飛來說路長。
檻外煙云如出沒,坐中頃刻變炎涼。
裴回頓覺塵纓絆,一曲滄浪酬月光。
-
開奩破殼喜新黃,此物移來所未嘗。
一手正宜深把酒,二螯已是飽經(jīng)霜。
橫行足使班寅懼,乾死能令瘧鬼亡。
畢竟爬沙能底事,只應大嚼慰枯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