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注釋
譯文
秋天的天空無云清爽,看到菊花知道重陽節(jié)快到了。披上粗衣,飲著沒過濾的酒,每一陣秋風(fēng),一場秋雨,帶來習(xí)習(xí)秋涼。
黃昏時刻的院落,給人悲涼的感覺,酒醒過后往事浮現(xiàn)出來使愁腸更愁。怎么能忍受這漫漫長夜,明月照在這空床之上。聽著遠處的搗衣聲,蟋蟀發(fā)出的長而尖的叫聲,還有漫長的漏聲,感覺時光過的太慢了。
注釋
行香子:《行香子》,詞牌名。雙調(diào)小令,六十六字。有前段八句四平韻,后段八句三平韻;前段八句五平韻,后段八句三平韻;前段八句五平韻,后段八句四平韻三種。
轉(zhuǎn)轉(zhuǎn):猶漸漸。
探:探看。金英:菊花。
綠蟻:新釀的酒,未濾清時,酒面浮起酒渣,色微綠,細如蟻(蟻:酒的泡沫)稱為“綠蟻”。
恓恓惶惶(xī huáng):不安狀。
那堪:怎么能忍受。
砧zhēn聲搗:搗衣的聲音,古代婦女將秋冬衣物置于砧上用棒槌捶洗,叫搗寒衣。蛩(qióng):蟋蟀。漏:計時工具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從《行香子》詞的詞意來看,當(dāng)知此詞作于重陽節(jié)之前。那時的菊花開、秋涼襲來無不揭示了時間背景。在城里的一座院落中,一個獨居于此的人,在夢中醒來,無法安眠,只有聽取砧聲、蟋蟀聲、更聲來打發(fā)時間。事件的描寫是一個獨守空房的婦女打發(fā)無聊的時光,整個題材屬于閨怨詞。

李清照(1084年3月13日~1155年5月12日)號易安居士,漢族,山東省濟南章丘人。宋代(南北宋之交)女詞人,婉約詞派代表,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稱。所作詞,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,后期多悲嘆身世,情調(diào)感傷。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,自辟途徑,語言清麗。論詞強調(diào)協(xié)律,崇尚典雅,提出詞“別是一家”之說,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。能詩,留存不多,部分篇章感時詠史,情辭慷慨,與其詞風(fēng)不同。有《易安居士文集》《易安詞》,已散佚。后人有《漱玉詞》輯本。今有《李清照集校注》。
詩詞名句推薦
- 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
劉禹錫的詩集:出自《陋室銘》
- 日出江花紅勝火,春來江水綠如藍。
白居易的詩集:出自《憶江南·江南好》
- 遠上寒山石徑斜,白云生處有人家。
杜牧的詩集:出自《山行》
- 我寄愁心與明月,隨風(fēng)直到夜郎西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(biāo)遙有此寄》
- 春草明年綠,王孫歸不歸?
王維的詩集:出自《送別》
- 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送友人》
- 正是江南好風(fēng)景,落花時節(jié)又逢君。
杜甫的詩集:出自《江南逢李龜年》
- 沙上并禽池上暝。云破月來花弄影。
張先的詩集:出自《天仙子·水調(diào)數(shù)聲持酒聽》
- 長安一片月,萬戶搗衣聲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子夜吳歌·秋歌》
- 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。
李商隱的詩集:出自《無題·相見時難別亦難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