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注釋
譯文
在險峻的古壘旁,在遼闊的平川上,打獵習(xí)武。身背弓箭,臂揮雄鷹,手縛猛虎。直至暮色蒼茫,笳聲四起,才獵罷歸來,野營帳幕的青氈上早已落滿了厚厚的雪花。喝罷了酒,揮筆疾書,那龍飛鳳舞的草書,墨跡淋漓,落在了紙上。人們也許是錯誤地贊許我,是一個既有詩情,又有將略的超群人才。
為什么偏要我離開南鄭前線南來成都呢,是為了逛重陽節(jié)的藥市,看元宵節(jié)的燈山嗎?每當(dāng)繁花盛開的時候,在那萬人游樂的地方,我也斜戴著帽子,提著馬鞭,任馬兒漫走。每當(dāng)聽歌觀舞,酒酣耳熱的時候,我會想到過去的軍旅生活而感慨萬千,不知不覺中淚灑酒樽前。請千萬記住,殺敵報國,建功封侯的大事是要自己去奮斗的,我就不信這都是由上天來安排的。
注釋
漢宮春:詞牌名。
南鄭:地名,即今陜西省漢中市,地處川陜要沖,自古為軍事重鎮(zhèn)。
截虎:陸游在漢中時有過射虎的故事。
野帳、青氈:均指野外的帳幕。
淋漓醉墨:乘著酒興落筆,寫得淋漓盡致。
龍蛇:筆勢飛舞的樣子。蠻箋(jiān):古時四川產(chǎn)的彩色箋紙。
許:推許、贊許。
詩情將略:作詩的才能,用兵作戰(zhàn)的謀略。
燈山:把無數(shù)的花燈疊作山形。
欹(qī)帽垂鞭:帽子歪戴著,騎馬緩行不用鞭打,形容閑散逍遙。敧帽:指歪戴著帽子。欹:歪戴。
不信由天:不相信要由天意來決定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這首詞是宋孝宗乾道九年(1173年)春陸游在成都時所作,時作者年四十九歲。乾道八年(1172年)冬,陸游被改命為成都府路安撫司參議官,從南鄭行抵成都,已經(jīng)是年底。題目說是初來,詞中寫到元夕觀燈、花時游樂等等,應(yīng)該已是乾道九年(1173年)春。

陸游(1125—1210),字務(wù)觀,號放翁。漢族,越州山陰(今浙江紹興)人,南宋著名詩人。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,高宗時應(yīng)禮部試,為秦檜所黜。孝宗時賜進(jìn)士出身。中年入蜀,投身軍旅生活,官至寶章閣待制。晚年退居家鄉(xiāng)。創(chuàng)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,內(nèi)容極為豐富。著有《劍南詩稿》、《渭南文集》、《南唐書》、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等。
詩詞名句推薦
- 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
劉禹錫的詩集:出自《陋室銘》
- 日出江花紅勝火,春來江水綠如藍(lán)。
白居易的詩集:出自《憶江南·江南好》
- 遠(yuǎn)上寒山石徑斜,白云生處有人家。
杜牧的詩集:出自《山行》
- 我寄愁心與明月,隨風(fēng)直到夜郎西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(biāo)遙有此寄》
- 春草明年綠,王孫歸不歸?
王維的詩集:出自《送別》
- 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送友人》
- 正是江南好風(fēng)景,落花時節(jié)又逢君。
杜甫的詩集:出自《江南逢李龜年》
- 沙上并禽池上暝。云破月來花弄影。
張先的詩集:出自《天仙子·水調(diào)數(shù)聲持酒聽》
- 長安一片月,萬戶搗衣聲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子夜吳歌·秋歌》
- 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。
李商隱的詩集:出自《無題·相見時難別亦難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