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注釋
譯文
豆蔻枝頭浮現(xiàn)著淺淺的春意,閨中少女換上了新做的薄紗衣,和煦的春風輕拂著她長長的衣袖。紅日高照,姑娘卷起簾幕,只見畫樓陰涼處,燕子雙雙飛舞。
見景思情,不由想起遠方思念的人兒,于是插上用青玉磨成的步搖,戴上新穎別致的花枝,花葉上還綴有栩栩如生的蜜蜂,仿佛在起伏顫動。梳妝罷,她倚著欄桿凝望遠處,只見那一片平坦如剪的芳草地上,仍不見他的身影。
注釋
蝶戀花:詞牌名。又名“鳳棲梧”“鵲踏枝”等。雙調(diào),六十字,上下片各四仄韻。
豆蔻(kòu):植物名,又名草果。
軟:和暖。
雙飛燕:既表春來,古詩詞中又常用作男女歡愛成雙的象征或比喻。
攏鬢(bìn)步搖:古代附在婦女簪釵上的一種首飾,上有垂珠,行步則搖動,故名。多以金玉為之。青玉碾:指步搖上的配飾以青玉細磨而成。
缺樣:此處指式樣新穎,為普通式樣中所缺少。
蜂兒:指以制作精巧的蜜蜂為飾物。
闌干:欄干。凝望:長時間眺望。
煙草:指籠罩著如煙薄霧的春草。平如剪:似剪刀剪過一樣平整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這首詞的具體創(chuàng)作年代已不詳。這首詞是寫春愁的。謝逸博學多才,卻屢試不第,其郁郁不得志之情則可想而知。由其曾作三百首蝴蝶詩,就不難想見其閑散、無聊、無所用其才的境況。如果說這首詩是摹寫一女子,不如說是其自況。

謝逸(1068-1113,一說1010-1113)字無逸,號溪堂。宋代臨川城南(今屬江西省撫州市)人。北宋文學家,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。與其從弟謝薖并稱“臨川二謝”。與饒節(jié)、汪革、謝薖并稱為“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”。 曾寫過300首詠蝶詩,人稱“謝蝴蝶”。生于宋神宗趙頊熙寧元年,幼年喪父,家境貧寒。與汪革、謝薖同學于呂希哲,刻苦磨礪,詩文俱佳。兩次應科舉,均不第。宋徽宗趙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終老于故土,年四十五。
詩詞名句推薦
- 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
劉禹錫的詩集:出自《陋室銘》
- 日出江花紅勝火,春來江水綠如藍。
白居易的詩集:出自《憶江南·江南好》
- 遠上寒山石徑斜,白云生處有人家。
杜牧的詩集:出自《山行》
- 我寄愁心與明月,隨風直到夜郎西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》
- 春草明年綠,王孫歸不歸?
王維的詩集:出自《送別》
- 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送友人》
- 正是江南好風景,落花時節(jié)又逢君。
杜甫的詩集:出自《江南逢李龜年》
- 沙上并禽池上暝。云破月來花弄影。
張先的詩集:出自《天仙子·水調(diào)數(shù)聲持酒聽》
- 長安一片月,萬戶搗衣聲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子夜吳歌·秋歌》
- 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。
李商隱的詩集:出自《無題·相見時難別亦難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