僉
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僉(僉)
⒈ ?皆、全部?!稌?jīng)?堯典》“僉曰:『於!鯀哉。』”句下孔穎達(dá)?正義:“僉,皆也?!薄度龂?guó)志?卷四十一?蜀書?張裔傳》:“此賢愚之所以僉忘其身者也?!?/p>
⒉ ?眾人﹑大家的代稱?!冻o?屈原?天問(wèn)》:“僉曰:『何憂?』”王逸?注:“僉,眾也。”
⒊ ?姓。如明代有僉陽(yáng)。
異體字
- ?
- 僉
English
all, together, unanimous
康熙字典
僉【子集中】【人部】 康熙筆畫:13畫,部外筆畫:11畫
〔古文〕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(huì)》《正韻》
千廉切,音籖。皆也,咸也。衆(zhòng)共言之也?!稌虻洹穬L曰:於鯀哉。
又《揚(yáng)子·方言》自山而東,五國(guó)之郊曰僉。
又連枷亦曰僉,打穀具也?!犊傄穪懖?jī)L從亼從吅會(huì)意。合集衆(zhòng)口,詢謀相從之義。
說(shuō)文解字
說(shuō)文解字
僉【卷五】【亼部】
皆也。從亼從吅從從。《虞書》曰:“僉曰伯夷。”七廉切
說(shuō)文解字注
(僉)皆也。釋詁曰。僉咸胥皆也。從亼。從吅。從從。吅、驚嘑也。從、相聽也。七廉切。七部。虞書曰。虞當(dāng)作唐。僉曰伯夷。堯典文。
※ 僉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僉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(wǎng)漢語(yǔ)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