懝
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懝
⒈ ?癡呆。
⒉ ?惶恐。
⒊ ?中止。
其他字義
懝
⒈ ?有見識(shí),懂事。
其他字義
懝
⒈ ?古同“擬”。
異體字
- ?
- 擬
康熙字典
懝【卯集上】【心部】 康熙筆畫:18畫,部外筆畫:14畫
《唐韻》五漑切《集韻》牛代切,音礙。《說文》駭也。一曰惶也?;驎?img src="/uploads/szi/228d5.png" alt="?" class="wh16" />。
又《集韻》偶起切。度也。本作擬,或從心。
又《廣韻》魚力切《集韻》鄂力切。《說文》小兒有知也。本作?,或從心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懝【卷十】【心部】
騃也。從心從疑,疑亦聲。一曰惶也。五漑切
說文解字注
(懝)騃也。騃本訓(xùn)馬行??。引申?duì)?wèi)疑立之狀。又引申之、則方言曰癡、騃也。懝騃卽方言之癡騃。疒部曰。癡、不慧也。從心疑。會(huì)意。疑亦聲。五漑切。一部。一曰惶也。惶者、恐也。
※ 懝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懝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(wǎng)漢語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