攠
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攠
⒈ ?鐘因受撞擊而發(fā)光的部位。
其他字義
攠
⒈ ?消滅:“東攠烏桓。”
其他字義
攠
⒈ ?古同“摩”,摩擦;切磋。
異體字
- 摩
康熙字典
攠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畫:23畫,部外筆畫:19畫
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忙皮切,音糜。弊也。鐘受擊處?!吨芏Y·冬官考工記·鳧氏》于上之攠謂之隧?!对]》于,鐘脣之上祛也。攠,所擊之處。靡弊也,窪而生光,有似夫隧。
又《集韻》莫臥切,磨去聲。義同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眉波切。同摩。見摩字註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摩【卷十二】【手部】
研也。從手麻聲。莫婆切
說文解字注
(摩)揅也。揅各本作硏。今正。此以揅與摩互訓。石部硏之訓?也。手部揅之訓摩也。義各有屬。無容淆之。摩揅之功、精於?硏。挼下曰。兩手相切摩也。學記曰。相觀而善之謂摩。凡毛詩爾雅如琢如摩、周禮刮摩字多從手。俗從石作磨。不可通。從手。麻聲。莫鄱切。十七部。
※ 攠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攠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(wǎng)漢語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