犴
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犴
⒈ ?駝鹿。
其他字義
犴
⒈ ?〔狴犴〕見“狴”。
⒉ ?〔犴獄〕古代鄉(xiāng)亭的牢獄,引申為獄訟之事。亦作“岸獄”。
異體字
- 豻
English
a wild dog, a not very large lock-up
詳細(xì)解釋
基本詞義
◎ 犴
〈名〉
(1) 產(chǎn)于中國北方的一種野狗,似狐而小,黑喙 [fierce Mongolian dog;a species of wild dog with black mouth and nose]
犴,胡地野狗也?!墩f文》
犴,野狗,似狐,黑喙?!蹲至帧?/p>
(2) 古時鄉(xiāng)亭的拘留所,后泛指監(jiān)獄 [prison]
獄犴不治。——《荀子·宥坐》
(3) 又如:犴戶(犴庭,犴圄,犴狴,犴獄。皆指監(jiān)獄);犴訟(獄訟)
(4) 另見
基本詞義
◎ 犴
〈名〉
(1) 即駝鹿 [elk]。產(chǎn)于歐洲和亞洲的現(xiàn)存世上最大的一種鹿( Alces alces ),鼻長如駱駝,雄的有角,角上部呈鏟形。分布于中國東北以及蒙古和俄羅斯等地。亦稱“麋”、“犴達(dá)罕”、“堪達(dá)罕”
(2) 另見
康熙字典
犴【巳集下】【犬部】 康熙筆畫:7畫,部外筆畫:3畫
《廣韻》《正韻》俄寒切《集韻》俄干切,音雃?!稄V韻》本作豻。北地野狗,似狐而小。《正字通》陸佃曰:黑喙,善守。故字從干。干,捍也。《淮南子·道應(yīng)訓(xùn)》靑犴白虎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何干切,音寒。本亦作豻。義同。
又《集韻》居寒切,音干。野犴,獸名。
又《唐韻》五旰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魚旰切《韻會》疑旰切,音岸。《說文》豻,或從犬。引《詩》宜犴宜獄。今《詩·小雅》作宜岸宜獄?!夺屛摹贰俄n詩》作犴。鄕亭之繫曰犴,朝廷曰獄?!夺釢h·崔駰傳》獄犴塡滿。
又人名?!蹲髠鳌ふ讯哪辍吩酱蠓蝰汜恚瑒谕跤谠フ轮疀I?!妒酚洝ち盒⑼跏兰摇奉£柸祟愥矸凑??!对]》人姓名也。反字或作友?!都崱繁咀髫t,野犬也。犬所以守,故謂獄爲(wèi)豻。◎按《廣韻》犴,獄也。豻,野狗也。分二義。《集韻》本《說文》合爲(wèi)一。應(yīng)從《集韻》。
又《集韻》《類篇》魚撊切,音鴈。本作干?;蜃?img src="/uploads/szi/24735.png" alt="?" class="wh16" />。
又居莧切,音襇。逐虎犬。亦作。
原字從幵。
※ 犴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犴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(wǎng)漢語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