箓
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箓(籙)
⒈ ?帝王自稱其所謂天賜的符命之書,作為御制天下的憑證。
⒉ ?簿籍:鬼箓。
⒊ ?道教記載上天神名的書。
異體字
- 簏
- 籙
造字法
形聲:從竹、錄聲
English
book
詳細(xì)解釋
基本詞義
◎ 箓
籙
〈名〉
(1) 古代帝王自稱其受命于天的神秘文書 [book of prophecy,esp.regarding dynastic fortunes]
高祖膺簫受圖,順天行誅?!?張衡《東京賦》
(2) 又如:箓圖(即圖箓,圖讖。預(yù)言吉兇得失的文字)
(3) 簿籍 [book;record]
隋政不綱,天下?lián)u亂,公姓名已著謠箓。——《新唐書·許世緒傳》
(4) 道教的秘文 [Taoist amulet]。如:符箓;箓練(謂修練道法);箓籍(指道教的秘文與仙人的名籍)
康熙字典
箓【未集上】【竹部】 康熙筆畫:14畫,部外筆畫:8畫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盧谷切,音祿?!墩f(shuō)文》竹高篋也?!都崱敷驈膹?。通作盝。
※ 箓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箓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(wǎng)漢語(yǔ)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