諯
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諯
⒈ ?數(shù)。
⒉ ?相讓。
異體字
康熙字典
諯【酉集上】【言部】 康熙筆畫:16畫,部外筆畫:9畫
《廣韻》職緣切《集韻》《類篇》朱遄切,音專。《說文》數(shù)也。一曰相讓也。
又《呂覽·任地篇》草諯大月。
又人名。與諯、崇諯,見《宋史·宗室表》。
又《廣韻》純緣切《集韻》淳沿切,音遄。
又《集韻》《類篇》直碾切,纏去聲。
又《玉篇》《唐韻》尺絹切《集韻》樞絹切,音釧。
又《集韻》翾縣切,音絢?;蜃?。義同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諯【卷三】【言部】
數(shù)也。一曰相讓也。從言耑聲。讀若專。尺絹切
說文解字注
(諯)數(shù)也。謂數(shù)責也。今音讀上聲。一曰相讓也。相責讓。二義亦略同耳。從言。耑聲。讀若專。尺絹切。十四部。
※ 諯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諯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(wǎng)漢語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