鮑
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鮑
⒈ ?〔鮑魚〕①鹹魚,如“如入鮑鮑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”;②鰒魚的俗稱。
⒉ ?姓。
異體字
- 蚫
- 鮑
English
abalone; dried fish; surname
康熙字典
鮑【亥集中】【魚部】 康熙筆畫:16畫,部外筆畫:5畫
《唐韻》薄巧切《集韻》《韻會(huì)》《正韻》部巧切,音抱?!墩f(shuō)文》饐魚也?!队衿窛n魚也。今謂裛魚?!夺屆孵U魚,鮑,腐也,埋藏奄使腐臭也?!都本推]》鮑亦海魚,加之以鹽,而不乾者也?!吨芏Y·天官·籩人》膴,鮑魚,鱐?!对]》鮑者,於楅室中糗乾之,出於江淮也。《史記·貨殖傳》鮑千鈞。《註》鮑,膊魚也。謂破開(kāi)中,頭尾不相離爲(wèi)鮑,謂之膊關(guān)者也?!吨苷Z(yǔ)》鮑魚不登俎豆?!都艺Z(yǔ)》與不善人居,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。
又姓。《左傳·莊十四年註》鮑叔牙,小白之傅。《齊語(yǔ)》鮑叔牙,齊大夫姒姓之後。
又與鞄同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攻皮之工,函,鮑。《註》鮑,或書爲(wèi)鞄。蒼頡篇有鞄。
又《集韻》披交切,音拋。魚名。
又《集韻》班交切,音包。人名。楚有申鮑胥。通作包。
說(shuō)文解字
說(shuō)文解字
鮑【卷十一】【魚部】
饐魚也。從魚包聲。薄巧切
說(shuō)文解字注
(鮑)饐魚也。饐、飯傷溼也。故鹽魚溼者爲(wèi)?zhàn)嗶~。周禮籩人有鮑。注云。鮑者、於室中
乾之。出於江淮。師古注漢書曰。鮑、今之?魚也。鄭以爲(wèi)於煏室乾之。非也。秦始皇載鮑亂臭、則是?魚耳。而煏室乾者、本不臭也。?於業(yè)反。按玉篇作裛魚。皆當(dāng)作浥耳。浥、溼也。釋名曰。鮑、腐也。埋藏淹使腐臭也。從魚。包聲。薄巧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※ 鮑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鮑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(wǎng)漢語(yǔ)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