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仇敵愾
拼音tóng chóu dí kài
注音ㄊㄨㄥˊ ㄔㄡˊ ㄉ一ˊ ㄎㄞˋ
繁體同讎敵愾
感情同仇敵愾是褒義詞。
用法復句式;作謂語、分句;含褒義。
近義詞同仇敵慨
反義詞賣國求榮、屈膝投降
英語share a bitter hatred of enemy(a common danger causes common action; with bitter hatred against the common enemy)
俄語охвáченный ненавистью к общему врагу
日語共通 (きょうつう)の敵にはげしい憤 (いきどお)りをいだく
德語im Haβ gegen den Feind vereint sein
法語nourrir la plus grande haine contre l'ennemi commun
詞語解釋
同仇敵慨[ tóng chóu dí kǎi ]
⒈ ?見“同仇敵愾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見“同仇敵愾”。
成語典故
東周春秋時期,有一首流傳于軍中的歌謠,表現了士兵們 慷慨從軍;同心對敵的樂觀精神和保衛(wèi)祖國的英雄氣概。這首歌謠 分為三節(jié),可以反復詠唱。其中第一節(jié)是這樣的:”誰說沒有衣服?我 的戰(zhàn)袍就是你的。國王興兵打仗,快把刀槍修好。我與你共同對付仇敵?!?“同仇”這個詞就來源于上面的歌謠。
公元前623年,衛(wèi)國的寧俞出使魯國,魯文王設宴招待。席間,文王讓樂工演唱《湛露》和《彤tong弓》,寧俞一聽就知道。這是周天子對諸侯恩賜、褒獎時的宴樂。為此,他在席間不作任何答謝之辭。 文王對寧俞在席間表示沉默不理解。宴飲完畢后,命人私下詢 問他是什么原因。寧俞回答說:“當年諸侯以周天子對敵人的憤恨為 同恨,所以為天子獻上戰(zhàn)功。天子為了酬謝諸侯,在酒宴中賜彤弓, 賦《湛露》,這是應該的。但如今我們衛(wèi)國來到魯國表示友好,大王學 天子賜諸侯的禮節(jié),也命樂工演唱《湛露》和《彤弓》。在這種情況下, 我只好沉默不言了。” “敵愾(kai)”這個詞就來源寧俞說的話。
同仇敵愾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同 | tóng tòng | 口 | 6畫 | 基本字義 同 tóng(ㄊㄨㄥˊ) ⒈ ?一樣,沒有差異;相同。同一(a.一致,統(tǒng)一;b.共同的一個或一種)。同儕(同輩)。同庚(同歲)。同年。同胞。同人(a.在同一單位工作的人;b.同行業(yè)的人)。同仁(同人)。同仇敵愾。同工異曲。同室操戈。情同手足。 ⒉ ?共,在一起(從事):共同。同學。同步。殊途同歸。同舟共濟。 ⒊ ?和,跟:同流合污。 ⒋ ?姓。 其他字義 同 tòng(ㄊㄨㄥˋ) ⒈ ?〔胡同〕見“胡”。 異體字 仝 詷 漢英互 |
愾 | kài xì | 忄 | 7畫 | 基本字義 愾(愾) kài(ㄎㄞˋ) ⒈ ?憤怒,憤恨:同仇敵愾(大家一致痛恨敵人)。 其他字義 愾(愾) xì(ㄒ一ˋ) ⒈ ?嘆息。 ⒉ ?遍及;到:“愾乎天下。” 異體字 忔 愾 鎎 造字法 形聲:左形右聲 English anger, wrath, hatred, enmity |
敵 | dí | 攵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敵(敵) dí(ㄉ一ˊ) ⒈ ?有利害沖突不能相容的:敵人。敵方。敵寇。 ⒉ ?指敵人:敵后。敵情。敵酋。敵特。輕敵。克敵制勝。 ⒊ ?抵擋:寡不敵眾。 ⒋ ?相當:勢均力敵。匹敵。敵手(能力相等的對手)。 ⒌ ?仇視:敵意?!爸T侯敵王所愾”。 異體字 敵 漢英互譯 enemy、fight、foe、oppose 相關字詞 友、我 造字法 形聲:左形右聲 English enemy, foe, rival; resist |
仇 | chóu qiú | 亻 | 4畫 | 基本字義 仇 chóu(ㄔㄡˊ) ⒈ ?深切的怨恨:仇敵。仇恨。仇視。疾惡如仇。同仇敵愾(全體一致痛恨敵人)。 其他字義 仇 qiú(ㄑ一ㄡˊ) ⒈ ?古同“逑”,匹配。 ⒉ ?姓。 異體字 ? 讎 漢英互譯 enemy、enmity 相關字詞 恩 造字法 形聲:從亻、九聲 English enemy, hate, hatred, enmity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