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歸于盡
拼音tóng guī yú jìn
注音ㄊㄨㄥˊ ㄍㄨㄟ ㄩˊ ㄐ一ㄣˋ
繁體同歸于儘
正音“盡”,不能讀作“jīn”。
感情同歸于盡是褒義詞。
用法補(bǔ)充式;作謂語、賓語;含褒義。
辨形“盡”,不能寫作“勁”。
辨析同歸于盡與“玉石俱焚”區(qū)別在于:①同歸于盡只是強(qiáng)調(diào)兩者同時(shí)死亡或毀滅;沒有貴賤、好壞之分;而“玉石俱焚”是強(qiáng)調(diào)好的和壞的;或貴重的與貧賤的一樣死亡或毀壞。②同歸于盡既可用于人;也可用于物;“玉石俱焚”一般用于物。
歇后語稻草人救火;原子彈打飛機(jī)
謎語原子彈打飛機(jī)
近義詞玉石俱焚
反義詞貪生怕死
英語perish together
俄語погибнуть вместе(найти общий конец)
日語もろともに滅(ほろ)びる
德語gemeinsam zugrunde gehen(zusammen untergehen)
法語périr tous ensemble
詞語解釋
同歸于盡[ tóng guī yú jìn ]
⒈ ?跟對(duì)立的人一起滅亡。
英all come to an end; both sides will be doomed; end in commonruin; perish together;
引證解釋
⒈ ?一同毀滅或死亡。
引《市聲》第十四回:“只圖自己安逸,那管世事艱難,弄到后來,不是同歸於盡嗎?”
郁達(dá)夫 《蜃樓》八:“將新酒盛入了舊皮囊,結(jié)果就是新舊兩者的同歸于盡?!?br />田漢 《洪水》第二場:“倘使聽其自然,好些地方都要變成汪洋大海,這邊的秋禾、高粱、早豆、晚豆都要同歸于盡。”
國語辭典
同歸于盡[ tóng guī yú jìn ]
⒈ ?一同毀滅或死亡。
引《崇禎本金瓶梅·第一回》:「單道世人營營逐逐,急急巴巴,跳不出七情六欲關(guān)頭,打不破酒色財(cái)氣圈子,到頭來同歸于盡,著甚要緊!」
《通俗常言疏證·死喪·同歸于盡》引《病玉緣劇》:「倘有一毫防備不周,勢必同歸于盡?!?/span>
同歸于盡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于 | yú | 二 | 3畫 | 基本字義 于 yú(ㄩˊ) ⒈ ?介詞(a.在,如“生于北京”;b.到,如“榮譽(yù)歸于老師”;c.對(duì),如“勤于學(xué)習(xí)”;d.向,如“出于自愿”;e.給,如“問道于盲”;f.自,從,如“取之于民”;g.表比較,如“重于泰山”;h.表被動(dòng),如“限于水平”)。 ⒉ ?后綴(a.在形容詞后,如“疏于防范”;b.在動(dòng)詞后,如“屬于未來)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丂 虧 亐 於 漢英互譯 for、of、to、when、at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in, on, at; go to; surnam |
同 | tóng tòng | 口 | 6畫 | 基本字義 同 tóng(ㄊㄨㄥˊ) ⒈ ?一樣,沒有差異;相同。同一(a.一致,統(tǒng)一;b.共同的一個(gè)或一種)。同儕(同輩)。同庚(同歲)。同年。同胞。同人(a.在同一單位工作的人;b.同行業(yè)的人)。同仁(同人)。同仇敵愾。同工異曲。同室操戈。情同手足。 ⒉ ?共,在一起(從事):共同。同學(xué)。同步。殊途同歸。同舟共濟(jì)。 ⒊ ?和,跟:同流合污。 ⒋ ?姓。 其他字義 同 tòng(ㄊㄨㄥˋ) ⒈ ?〔胡同〕見“胡”。 異體字 仝 詷 漢英互 |
盡 | jìn jǐn | 尸 | 6畫 | 基本字義 盡(盡) jìn(ㄐ一ㄣˋ) ⒈ ?完畢:用盡。說不盡。取之不盡。 ⒉ ?達(dá)到極端:盡頭。山窮水盡。盡情。自盡(自殺)。 ⒊ ?全部用出,竭力做到:盡心。盡力。盡瘁。盡職。盡忠。盡責(zé)。人盡其才。物盡其用。 ⒋ ?都,全:盡然。盡是白的。盡收眼底。盡釋前嫌。 其他字義 盡(儘) jǐn(ㄐ一ㄣˇ) ⒈ ?極,最:盡底下。 ⒉ ?力求達(dá)到最大限度:盡量( liàng )。盡管。 異體字 儘 盡 侭 漢英互譯 all、exhauste、to the greatest extent、try one' |
歸 | guī | 彐 | 5畫 | 基本字義 歸(歸) guī(ㄍㄨㄟ) ⒈ ?返回,回到本處:歸國。歸程。歸僑。歸寧(回娘家看望父母)。歸?。?xǐng )(回家探親)。歸真反璞。 ⒉ ?還給:歸還。物歸原主。 ⒊ ?趨向,去往:歸附。眾望所歸。 ⒋ ?合并,或集中于一類,或集中于一地:歸并。歸功。歸咎。 ⒌ ?由,屬于:這事歸我辦。歸屬。 ⒍ ?結(jié)局:歸宿( sù )。 ⒎ ?珠算中一位除數(shù)的除法:九歸。 ⒏ ?古代稱女子出嫁:“之子于歸,宣其室家”。 ⒐ ?自首。 異體字 歸 帰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