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揮而就
拼音yī huī ér jiù
注音一 ㄏㄨㄟ ㄦˊ ㄐ一ㄡˋ
繁體一揮而就
正音“一”,不能讀作“yì”。
感情一揮而就是褒義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。
辨形“揮”,不能寫作“輝”。
辨析一揮而就和“一氣呵成”;都有“不停歇地迅速完成”的意思;常用于寫作、繪畫。不同在于:①一揮而就的“揮”專指“揮筆”;僅用于寫字、作文、畫畫。還可以用于寫個別字。②“一氣呵成”的使用范圍較廣;除了寫作、畫畫、還可以用于其他工作;并可比喻文章寫得氣勢暢達、首尾貫通。但不能用于寫個別字。③一揮而就多含褒義;只在表示動筆草率時含貶義;“一氣呵成”是褒義的。
謎語下筆千言倚馬可待
近義詞輕而易舉、一氣呵成、一蹴而就
反義詞一筆勾銷、千錘百煉、一筆抹煞
英語take up one's brush and dash off
俄語раз-два и готово(одним духом)
詞語解釋
一揮而就[ yī huī ér jiù ]
⒈ ?形容人才思敏捷,詩賦文章一動筆就寫成:下筆千言,一揮而就。
引證解釋
⒈ ?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薦舉不捷》:“﹝ 王璘 ﹞復為鳥散餘花落詩二十首,援毫而就。時忽風雨暴至,數(shù)幅為迴飈所卷,泥滓沾漬,不勝舒卷。
引璘 曰:‘勿取,但將紙來!’復縱筆一揮,斯須復十餘篇矣?!?br />后因以“一揮而就”形容才思敏捷,一動筆就寫成。 宋 朱弁 《曲洧舊聞》卷七:“貢父 急引疾而出, 東坡 一揮而就,不日傳都下?!?br />《紅樓夢》第三七回:“黛玉 道:‘你們都有了?’説著,提筆一揮而就,擲與眾人?!?br />葉圣陶 《未厭集·某城紀事》:“但是常務委員 應松厓 等他不及,自己一揮而就,書也沒有翻?!?/span>
國語辭典
一揮而就[ yī huī ér jiù ]
⒈ ?形容才思敏捷,落筆成章。也作「一揮而成」。
引《警世通言·卷六·俞仲舉題詩遇上皇》:「俞良領旨,左右便取過文房四寶,放在俞良面前。俞良一揮而就,做了一只詞?!?br />《紅樓夢·第三七回》:「黛玉道:『你們都有了?!徽f著,提筆一揮而就,擲與眾?!?/span>
成語典故
1、五代王定?!短妻浴に]舉不捷》:“捍王璘呴復為鳥散馀花 落詩二十首,援毫而就。時忽風雨暴至,數(shù)幅為回飚所卷,泥滓沾漬,不勝舒卷。璘曰:‘勿取,但將紙來!’復縱筆一揮,斯須復十馀篇矣?!焙笠蛞浴?em>一揮而就”形容才思敏捷,一動筆就寫成。
2、《三字經(jīng)》是兒童的啟蒙讀物,內(nèi)容非常豐富。自南宋到民國,經(jīng)元、明、清三朝的七百余年之中,這部書一直是兒童上學的啟蒙書之一,幾乎家喻戶曉。但對于作者,了解的人就不多了。
這部書的作者是南宋學者正應麟。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正應麟任會試主考官時發(fā)現(xiàn)的人才。正應麟向當時的皇帝宋理宗推薦文天祥的文章時說:“此人肝膽如鐵石,文章如龜鑒?!币馑际且庵緢詮娙玟撹F和石頭,文章簡直如同經(jīng)典著作。文天祥這份殿試考卷一萬多字,是不加思索一揮而就的。文章針對時弊作了全面中肯的針砭,令人讀后耳目一新,有撥云見日的感受。
文天祥的文章寫得如此之好,又如此之快,一方面是文思敏捷,更重要的是他平日讀書之外,留心天下大事,關注民間疾苦。
文天祥中狀元以后,被派到江西當?shù)胤焦?。后來元軍逼近首都臨安,文天祥把家產(chǎn)全部賣掉,充作軍晌,并親自率領部隊趕到臨安,準備與元軍作戰(zhàn)。文天祥到了臨安,立即被任命為右丞相,并作為南宋使臣赴元營談判。
文天祥到了元營,怒斥元軍首領背信棄義。元軍首領理屈辭窮,惱羞成怒,強行將文天祥扣押。
文天祥千方百計從元營脫身,一路飽經(jīng)艱險,到達江西,集合南宋官軍,奮起抵抗元兵。他轉(zhuǎn)戰(zhàn)廣東、福建,幾次給敵軍以沉重打擊,最終因敵眾我寡,不幸兵敗被俘。
元軍將領張弘范原是宋軍將領,他投降了元兵,又勸文天祥歸順。文天祥把過零丁洋時寫下的一首七言律詩抄給他,表明心跡。全詩如下:
辛苦遭逢起一經(jīng),干戈寥落四周星。
山河破碎風飄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
惶恐灘頭說惶恐,零丁洋里嘆零丁。
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
張弘范看了詩,知道文天祥絕不會屈服,便將文天祥押解到元朝京城大都。文天祥在押解途中幾次自殺不成,絕食七天七夜沒有餓死。在獄中還寫下《正氣歌》,這首詩現(xiàn)在讀起來還令人肅然起敬。
文天祥終因?qū)幩啦唤当辉鴼⒑?,以他自身的壯舉譜寫了又一首“正氣歌”
一揮而就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一 | yī | 一 | 1畫 | 基本字義 一 yī(一) ⒈ ?數(shù)名,最小的正整數(shù)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壹”代)。 ⒉ ?純;專:專一。一心一意。 ⒊ ?全;滿:一生。一地水。 ⒋ ?相同:一樣。顏色不一。 ⒌ ?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織。 ⒍ ?表示動作短暫,或是一次,或具試探性:算一算。試一試。 ⒎ ?乃;競:一至于此。 ⒏ ?部分聯(lián)成整體:統(tǒng)一。整齊劃一。 ⒐ ?或者:一勝一負。 ⒑ ?初次:一見如故。 ⒒ ?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,相當于簡譜中的低音“7”。 異體字 |
就 | jiù | 尢 | 12畫 | 基本字義 就 jiù(ㄐ一ㄡˋ) ⒈ ?湊近,靠近:避難就易。就著燈看書。 ⒉ ?到,從事,開始進入:就位。就業(yè)。就寢。就任。就緒。就醫(yī)。高就。 ⒊ ?依照現(xiàn)有情況或趁著當前的便利,順便:就近。就便。就事論事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ccomplish、already、as much as、at once、come near、move towards、with 相關字詞 便、即、去、避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just, simply; to come, go to; to approach, near |
揮 | huī | 扌 | 9畫 | 基本字義 揮(揮) huī(ㄏㄨㄟ) ⒈ ?舞動,搖擺:揮動。揮袂(甩動衣袖,形容意氣豪邁)。揮舞。揮手。 ⒉ ?拋灑,甩出:揮淚。揮霍。揮灑。揮汗如雨。 ⒊ ?散發(fā):揮發(fā)。發(fā)揮。揮斥(奔放)。 ⒋ ?指派,命令:指揮。揮軍。揮師。 異體字 揮 ? 漢英互譯 brandish、wigwag 造字法 形聲:從扌、軍聲 English direct; wipe away; squander |
而 | ér | 而 | 6畫 | 基本字義 而 ér(ㄦˊ) ⒈ ?古同“爾”,代詞,你或你的:“而翁歸,自與汝復算耳”。 ⒉ ?連詞(a.表平列,如“多而雜”。b.表相承,如“取而代之”。c.表遞進,如“而且”。d.表轉(zhuǎn)折,如“似是而非”。e.連接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,如“濃而不烈”。f.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,如“侃侃而談”。g.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,如“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”)。 ⒊ ?表(從……到……):從上而下。 異體字 洏 耏 髵 能 漢英互譯 and that、moreover 造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