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馬燈
拼音zǒu mǎ dēng
注音ㄗㄡˇ ㄇㄚˇ ㄉㄥ
繁體走馬燈
感情走馬燈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多用于比喻句。
英語revolving scenic lantern
俄語фонарь с карусельными картинками внутри
詞語解釋
走馬燈[ zǒu mǎ dēng ]
⒈ ?一種供玩賞的花燈,中置一輪,輪周圍置紙人紙馬等像。輪下燃燭,熱氣上騰,引起空氣對流,使輪轉(zhuǎn)動,紙像隨而旋轉(zhuǎn)。又叫馬騎燈。常用以形容動作忙碌而不斷重復(fù)。
引證解釋
⒈ ?一種供玩賞的花燈,中置一輪,輪周圍置紙人紙馬等像。輪下燃燭,熱氣上騰,引起空氣對流,使輪轉(zhuǎn)動,紙像隨而旋轉(zhuǎn)。又叫馬騎燈。
引宋 吳自牧 《夢粱錄·夜市》:“春冬撲賣玉柵小球燈、奇巧玉柵屏風(fēng)、捧燈球、快行胡女兒沙戲、走馬燈……等物。”
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歲時記·走馬燈》:“走馬燈者,剪紙為輪,以燭噓之,則車馳馬驟,團團不休,燭滅則頓止矣?!?/span>
⒉ ?常用以形容動作忙碌而不斷重復(fù)。
引元 無名氏 《百花亭》第一折:“往來的人一上一下,似走馬燈兒一般。”
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十二:“想想這個,想想那個,他的思想像走馬燈似的,隨來隨去,沒法集中。”
亦省稱“走馬”。 柴萼 《梵天廬叢錄·長安蹈燈詞》:“長安 之夕,燈火樓臺,萬家煙景,魚龍走馬,以及鰲山牌對,百戲具陳,萬盞明燈,極太平景象?!?/span>
國語辭典
走馬燈[ zǒu mǎ dēng ]
⒈ ?一種花燈。從元宵節(jié)的習(xí)俗發(fā)展而來,用木或竹條扎成一風(fēng)車狀的輻射圓軸,軸外圍成一個圓筒狀的紙輪,上面貼著用各種彩紙剪成的人馬圖案,紙輪外再作一層方形或圓形的燈殼。在紙輪中安放蠟燭,火焰熱力造成空氣對流,輪即轉(zhuǎn)動,人馬也跟著轉(zhuǎn)動,影子映在燈殼上,往來回轉(zhuǎn),就像在奔跑一樣,故稱為「走馬燈」。
引清·富察敦崇《燕京歲時記·走馬燈》:「走馬燈者,剪紙為輪,以燭噓之,則車馳馬驟,團團不休?!?/span>
⒉ ?形容人匆忙的來往不停。
引元·無名氏《百花亭·第一折》:「往來的人,一上一下,似走馬燈兒一般,是好耍子也。」
《喻世明言·卷五·窮馬周遭際賣?媼》:「小二哥搬運不迭,忙得似走馬燈一般?!?/span>
走馬燈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走 | zǒu | 走 | 7畫 | 基本字義 走 zǒu(ㄗㄡˇ) ⒈ ?行:走路。走步。 ⒉ ?往來:走親戚。 ⒊ ?移動:走向(延伸的方向)。走筆(很快地寫)。鐘表不走了。 ⒋ ?往來運送:走信。走私。 ⒌ ?離去:走開。剛走。出走。 ⒍ ?經(jīng)過:走賬。走內(nèi)線。走后門。 ⒎ ?透漏出去,超越范圍:走氣(漏氣)。 ⒏ ?失去原樣:走形。走樣。 ⒐ ?古代指奔跑:走馬。不脛而走。 ⒑ ?仆人,“我”的謙辭:牛馬走(當(dāng)牛作馬的仆人,如“太史公走走走?!保?。 異體字 ? 赱 漢英互譯 |
馬 | mǎ | 馬 | 3畫 | 基本字義 馬(馬) mǎ(ㄇㄚˇ) ⒈ ?哺乳動物,頸上有鬃,尾生長毛,四肢強健,善跑,供人騎或拉東西:馬匹。駿馬。馬到成功。馬首是瞻(喻跟隨別人行動)。 ⒉ ?大:馬蜂。馬勺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馬 漢英互譯 gee、horse、horseflesh、neddy、steed、equine 造字法 原為象形 English horse; surname; KangXi radical 187 |
燈 | dēng | 火 | 6畫 | 基本字義 燈(燈) dēng(ㄉㄥ) ⒈ ?照明的器具:電燈。路燈。燈火(泛指亮的燈)。燈語(通訊方法之一)。燈標(biāo)。 ⒉ ?其它用途的發(fā)光、發(fā)熱裝置:紅綠燈。指示燈。酒精燈。 ⒊ ?裝飾張掛的彩燈:燈節(jié)。燈市。河燈。冰燈。 異體字 燈 漢英互譯 lamp、light 造字法 形聲:從火、丁聲 English lantern, lamp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