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繩
- 拼音cóng shéng
- 注音ㄘㄨㄥˊ ㄕㄥˊ
- 繁體從繩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從繩[ cóng shéng ]
⒈ ?依照繩墨取直。
⒉ ?比喻匡正君失。
⒊ ?指筆直之木。比喻有用之材。
引證解釋
⒈ ?依照繩墨取直。
引《書·說命上》:“惟木從繩則正,后從諫則圣?!?br />孔 傳:“言木以繩直,君以諫明?!?/span>
⒉ ?比喻匡正君失。
引唐 朱灣 《詠柏板》:“赴節(jié)心長在,從繩道可觀?!?br />《舊唐書·李蔚傳》:“臣過忝渥恩,言虧匡諫,但舉從繩之義,少裨負扆之明?!?/span>
⒊ ?指筆直之木。比喻有用之材。
引明 李贄 《八物》:“譬之於鳥則賓鴻,於獸則獵犬,於草則國老,於木則從繩。同於鳥獸草木,而又不同於鳥獸草木,則以其為鳥獸草木本類之獨著耳?!?/span>
從繩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繩 | shéng | 纟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繩(繩) shéng(ㄕㄥˊ) ⒈ ?用兩股以上的棉麻纖維或棕草等擰成的條狀物:繩子。繩索。纜繩。繩梯。繩操。繩伎(a.雜技中的走繩;b.舊時指走繩的女藝人)。繩鋸木斷(喻力量雖小,只要堅持不懈,就能做出看來很難辦到的事情)。 ⒉ ?木工用的墨線,引申為標準、法則,又引申為按一定的標準去衡量、糾正:繩墨。準繩。繩正。繩之以法。 ⒊ ?繼續(xù):“繩其祖武”(繼承祖先)。 ⒋ ?贊譽:“繩息媯以語楚子”(“息媯”,人名)。 |
從 | cóng zòng | 人 | 4畫 | 基本字義 從(從) cóng(ㄘㄨㄥˊ) ⒈ ?依順:順從。盲從。從善如流。 ⒉ ?采取,按照:從優(yōu)。 ⒊ ?跟隨:愿從其后。 ⒋ ?跟隨的人:侍從。仆從。 ⒌ ?參與:從業(yè)。從政。投筆從戎。 ⒍ ?由,自:從古至今。從我做起。 ⒎ ?次要的:主從。從犯。 ⒏ ?宗族中次于至親的親屬:從父(伯父、叔父的通稱)。 ⒐ ?中國魏以后,古代官品(有“正品”和“從品”之分,宋代龍圖閣大學士為從二品)。 ⒑ ?姓。 其他字義 從(從) zòng(ㄗㄨㄥˋ) ⒈ |
從繩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從繩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