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見
- 拼音lóng xiàn
- 注音ㄌㄨㄥˊ ㄒ一ㄢˋ
- 繁體龍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龍見[ lóng xiàn ]
⒈ ?《易·干》:“見龍?jiān)谔?,利見大人?!备吆嘧ⅲ骸褒埑霈F(xiàn)于田中,比喻大人活動(dòng)于民間,人見之則有利。”后因以“龍見”指王者能有治績。
⒉ ?喻羽化而登仙。
⒊ ?《易·干》:“云從龍,風(fēng)從虎?!薄褒垺庇魇挛锏闹鞲桑蛞浴褒堃姟庇魑恼赂疽蚜?。
⒋ ?蒼龍七宿出現(xiàn)。
引證解釋
⒈ ?后因以“龍見”指王者能有治績。
引《易·乾》:“見龍?jiān)谔铮姶笕?。?br />高亨 注:“龍出現(xiàn)于田中,比喻大人活動(dòng)于民間,人見之則有利?!?br />《莊子·在宥》:“尸居而龍見,淵默而雷聲?!?br />成玄英 疏:“圣人寂同死尸寂泊,動(dòng)類飛龍?jiān)谔??!?/span>
⒉ ?喻羽化而登仙。
引《文選·郭璞<游仙詩>之一》:“進(jìn)則保龍見,退為觸藩羝?!?br />李善 注:“進(jìn)謂求仙也,退謂處俗也?!?/span>
⒊ ?“龍”喻事物的主干,因以“龍見”喻文章根本已立。
引《易·乾》:“云從龍,風(fēng)從虎。”
晉 陸機(jī) 《文賦》:“或虎變而獸擾,或龍見而鳥瀾?!?br />郭紹虞 等注:“‘龍見’句譬文章根本已立而枝節(jié)未妥。”
⒋ ?蒼龍七宿出現(xiàn)。
引《左傳·桓公五年》:“凡祀,啟蟄而郊,龍見而雩?!?br />杜預(yù) 注:“龍見,建巳之月。蒼龍宿之體,昏見東方,萬物始盛。待雨而大,故祭天。遠(yuǎn)為百穀祈膏雨也?!?br />《北齊書·恩倖傳·高阿那肱》:“源師 嘗諮 肱 云:‘龍見,當(dāng)雩?!?/span>
龍見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龍 | lóng | 龍 | 5畫 | 基本字義 龍(龍) lóng(ㄌㄨㄥˊ) ⒈ ?傳說中的一種長形、有鱗、有角的神異動(dòng)物,能走,能飛,能游泳,能興云作雨:龍舟。龍燈。龍宮。龍駒(駿馬,喻才華出眾的少年)。畫龍點(diǎn)睛。龍?bào)椿⒕帷?⒉ ?古生物學(xué)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:恐龍。 ⒊ ?封建時(shí)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稱關(guān)于皇帝的東西:龍顏。龍?bào)w。龍袍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龍 竜 龒 ? ? 漢英互譯 dragon、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 |
見 | jiàn xiàn | 見 | 4畫 | 基本字義 見(見) jiàn(ㄐ一ㄢˋ) ⒈ ?看到:看見。罕見。見微知著。見義勇為。見異思遷。 ⒉ ?接觸,遇到:怕見風(fēng)。見習(xí)。 ⒊ ?看得出,顯得出:見效。相形見絀。 ⒋ ?(文字等)出現(xiàn)在某處,可參考:見上。見下。 ⒌ ?會(huì)晤:會(huì)見。接見。 ⒍ ?對事物觀察、認(rèn)識(shí)、理解:見解。見地(見解)。見仁見智(指對同一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 ⒎ ?助詞,表示被動(dòng)或?qū)ξ胰绾危阂娡?。見教。見諒(原諒我)。見笑(被譏笑)。 其他字 |
龍見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龍見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