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夫
- 拼音yī fū
- 注音一 ㄈㄨ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一夫[ yī fū ]
⒈ ?一人。指男人。特指一個農(nóng)夫。借指地積,方百步或百畝。猶言獨夫。指眾叛親離的人,暴君。
引證解釋
⒈ ?一人。指男人。
引《書·君陳》:“爾無忿疾于頑,無求備于一夫。”
孔穎達 疏:“無求備于一人。”
《漢書·谷永傳》:“秦 居平土,一夫大呼而海內(nèi)崩析者,刑罰深酷,吏行殘賊也。”
宋 蘇軾 《與滕達道書》:“一夫進退何足道。”
⒉ ?特指一個農(nóng)夫。
引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耕者之所獲,一夫百畝。百畝之糞,上農(nóng)夫食九人?!?br />《魏書·高祖紀》:“太和 元年詔曰:一夫制治田四十畝,中男二十畝。無令人有餘力,地有遺利?!?br />宋 歐陽修 《解官后答韓魏公見寄》詩:“老為南畝一夫去,猶是東宮二品臣?!?/span>
⒊ ?猶言獨夫。指眾叛親離的人,暴君。
引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殘賊之人,謂之一夫。聞誅一夫 紂 矣,未聞弒君也?!?br />《文選·陸機<五等諸侯論>》:“一夫從橫,則城池自夷,豈不危哉?”
李善 注:“一夫謂 董卓 也?!?/span>
⒋ ?借指地積,方百步或百畝。
引《周禮·考工記·匠人》:“左祖右社,面朝后市,市朝一夫?!?br />鄭玄 注:“方各百步?!?br />賈公彥 疏:“蓋市曹司次介次所居之處與天子二朝,皆居一夫之地,各方百步也。”
《新唐書·食貨志二》:“古者百畝地號一夫,蓋一夫授田不得過百畝。”
國語辭典
一夫[ yī fū ]
⒈ ?一人。
引《書經(jīng)·君陳》:「爾無忿疾于頑,無求備于一夫?!?br />《文選·陳琳·為袁紹檄豫州》:「一夫奮臂,舉州同聲。」
⒉ ?獨夫。指暴君。
引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「殘賊之人,謂之一夫,聞誅一夫紂矣,未聞弒君也?!?/span>
一夫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一 | yī | 一 | 1畫 | 基本字義 一 yī(一) ⒈ ?數(shù)名,最小的正整數(shù)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壹”代)。 ⒉ ?純;專:專一。一心一意。 ⒊ ?全;滿:一生。一地水。 ⒋ ?相同:一樣。顏色不一。 ⒌ ?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織。 ⒍ ?表示動作短暫,或是一次,或具試探性:算一算。試一試。 ⒎ ?乃;競:一至于此。 ⒏ ?部分聯(lián)成整體:統(tǒng)一。整齊劃一。 ⒐ ?或者:一勝一負。 ⒑ ?初次:一見如故。 ⒒ ?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,相當于簡譜中的低音“7”。 異體字 |
夫 | fū fú | 大 | 4畫 | 基本字義 夫 fū(ㄈㄨ) ⒈ ?舊時稱成年男子:漁夫。農(nóng)夫。萬夫不當之勇。 ⒉ ?舊時稱服勞役的人:夫役。拉夫。 ⒊ ?〔夫子〕a.舊時對學者的稱呼;b.舊時稱老師;c.舊時妻稱夫;d.稱讀古書而思想陳腐的人。 ⒋ ?與妻結成配偶者:丈夫。夫婦。 其他字義 夫 fú(ㄈㄨˊ) ⒈ ?文言發(fā)語詞:夫天地者。 ⒉ ?文言助詞:逝者如斯夫。 ⒊ ?文言指示代詞,相當于“這”或“那”:夫貓至。 異體字 伕 趺 漢英互譯 husband、sister-in-law、goodman 相 |
一夫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一夫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