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支
- 拼音sān zhī
- 注音ㄙㄢ ㄓ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支[ sān zhī ]
⒈ ?指漢末、三國時來華弘法的月氏高僧支讖、支亮和支謙三人。支謙受業(yè)于支亮,亮受業(yè)于支讖。當(dāng)時稱“天下博知,不出三支”。
⒉ ?古印度因明學(xué)指組成比量的三個環(huán)節(jié),即:宗(立義),因(論證),喻(設(shè)譬)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 漢 末、 三國 時來 華 弘法的 月氏 高僧 支讖、支亮 和 支謙 三人。 支謙 受業(yè)于 支亮,亮 受業(yè)于 支讖。當(dāng)時稱“天下博知,不出三 支”。
引宋 陳師道 《別寶講主》詩:“暫息三 支 論,重參二祖禪。”
梁啟超 《中國學(xué)術(shù)思想變遷之大勢》第六章第二節(jié):“三國 時代 支纖、支亮、支謙,皆自 印度 來傳教,時號‘三 支 ’”
⒉ ?古 印度 因明學(xué)指組成比量的三個環(huán)節(jié),即:宗(立義),因(論證),喻(設(shè)譬)。
引《翻譯名義集·名句文法》:“能立三支,譬喻宗因;由此譬況,喻曉宗因?!?br />章炳麟 《諸子學(xué)略說》:“近人或謂 印度 三支,即是 歐州 三段?!?/span>
三支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支 | zhī | 支 | 4畫 | 基本字義 支 zhī(ㄓ) ⒈ ?撐持,伸出,豎起:支撐。支援。體力不支。 ⒉ ?受得?。簶凡豢芍А?⒊ ?領(lǐng)款或付款:支付。 ⒋ ?調(diào)度,指使:支使。支應(yīng)。支著兒。 ⒌ ?附屬于總體的一個部分:總支。支流。支離。 ⒍ ?〔地支〕歷法中用的十二個字: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。 ⒎ ?量詞:一支筆。 異體字 搘 枝 梔 肢 漢英互譯 branch、pay、prop up、protrude、raise 相關(guān)字詞 收 造字法 原為會意 English disperse, pay; support; branch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三支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支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