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盧
- 拼音hú lú
- 注音ㄏㄨˊ ㄌㄨˊ
- 繁體胡盧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胡盧[ hú lú ]
⒈ ?笑的樣子。一說,喉間發(fā)出的笑聲。
例掩口胡盧而笑。——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
英laugh;
引證解釋
⒈ ?喉間的笑聲。
引宋 陸游 《書感》詩:“成敗只堪三太息,是非終付一胡盧?!?br />元 無名氏 《醉寫赤壁賦》第四折:“夸甚么自己醒,説甚么他人醉,胡盧今后,大家休題?!?br />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假恩圖色》:“無端妄擬為鴛聚,思之暗自胡盧?!?br />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:“視 成 所蓄,掩口胡盧而笑。”
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戊部第一章:“議長諸女胡盧大笑,謂吾為女子,例不得預(yù),目吾為狂?!?/span>
⒉ ?同“葫蘆”。參見“胡蘆”。
引宋 范成大 《將至公安》詩:“公安縣 前酒可沽,不如且聽提胡盧?!?br />元 顧亮 《月氏王頭歌和楊鐵崖》:“快劍一斫天柱折,留取胡盧飲生血。”
劉國鈞 《辛壬之間雜詩》:“胡盧依樣君休問,中澤哀鴻血未枯?!?/span>
國語辭典
胡盧[ hú lú ]
⒈ ?喉間的笑聲。
引明·陸世廉《西臺記·第二出》:「今日里相逢歧路,生和死總付一胡盧 。」
《聊齋志異·卷四·促織》:「視成所蓄,掩口胡盧而笑?!?/span>
⒉ ?葫蘆作的貯酒器。宋·范成大〈將至公安〉詩:「公安縣前酒可沽,不如且聽提胡盧。 」也作「葫蘆」。
胡盧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盧 | lú | 卜 | 5畫 | 基本字義 盧(盧) lú(ㄌㄨˊ) ⒈ ?飯器。 ⒉ ?黑色:“盧弓一,盧矢百”。 ⒊ ?古同“壚”,酒家安放盛酒器的土墩子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盧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cottage, hut; surname; black |
胡 | hú | 月 | 9畫 | 基本字義 胡(鬍) hú(ㄏㄨˊ) ⒈ ?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: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遠(yuǎn)、隔絕)。 ⒉ ?泛指外國或外族的:胡椒。胡瓜(黃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)。 ⒊ ?亂,無道理:胡來。胡鬧。胡吹。胡言亂語。 ⒋ ?文言疑問詞,為什么,何故:胡不歸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 ⒌ ?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:胡須。 ⒍ ?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:“狼跋 |
胡盧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胡盧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