諷議
- 拼音fěng yì
- 注音ㄈㄥˇ 一ˋ
- 繁體諷議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諷議[ fěng yì ]
⒈ ?諷諫議論;婉轉(zhuǎn)地發(fā)表議論。
引證解釋
⒈ ?諷諫議論;婉轉(zhuǎn)地發(fā)表議論。
引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:“后遷侍中,帝引在帷幄,諷議左右。”
唐 白居易 《采詩官》詩:“不是章句無規(guī)刺,漸及朝廷絶諷議?!?br />王闿運(yùn) 《陳景雍傳》:“知督撫不和,數(shù)數(shù)諷議,列縣羣傳其迂,誠不知時(shí)變?!?/span>
諷議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議 | yì | 讠 | 5畫 | 基本字義 議(議) yì(一ˋ) ⒈ ?意見,言論:議論。提議。建議。 ⒉ ?討論,商量:商議。會(huì)議。協(xié)議。議案。議決。議價(jià)。 ⒊ ?評(píng)論是非,多指責(zé)備:非議。恐招物議。 ⒋ ?舊時(shí)文體的一種,用以論事說理或陳述意見:奏議。駁議。 異體字 議 漢英互譯 discuss、opinion、talk over、view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義聲 English consult, talk over, discuss |
諷 | fěng | 讠 | 6畫 | 基本字義 諷(諷) fěng(ㄈㄥˇ) ⒈ ?不看著書本念,背書:諷誦(抑揚(yáng)頓挫地誦讀)。諷詠。 ⒉ ?用含蓄的話勸告或譏刺:諷刺。諷諫(不直指其事,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語進(jìn)諫)。諷喻(一種修辭手法,用說故事等方式說明事物的道理)。諷一勸百。 異體字 諷 漢英互譯 mock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風(fēng)聲 English recite, incant; satirize |
諷議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諷議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