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識
- 拼音jì shí
- 注音ㄐ一ˋ ㄕˊ
- 繁體記識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記識[ jì shí ]
⒈ ?記下;記?。挥浀?。
⒉ ?指記憶。
⒊ ?加標(biāo)記。
⒋ ?指簿記。
引證解釋
⒈ ?記下;記??;記得。
引《書·武成序》“識其政事,作《武成》” 孔 傳:“記識 殷 家政教善事以為法?!?br />《后漢書·郎顗傳》:“時(shí)卒有暴風(fēng), 宗 占知京師當(dāng)有大火,記識時(shí)日,遣人參候,果如其言。”
宋 宋祁 《益州謝上表》:“伏念臣早蒙記識,得籍近嚴(yán),惟知悉心事君,未嘗枉道從眾?!?br />清 陳維崧 《仿長慶體次阮亭集中韻》:“記識 柔奴 面,纔扶阿母床?!?/span>
⒉ ?指記憶。
引南唐 劉崇遠(yuǎn) 《金華子雜編》卷上:“涓(崔涓 )性俊逸,健於記識?!?br />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二:“頃聞 夏英公 就試過,適天大風(fēng)吹試卷去,不得所在,因令重作,亦得過,是乃造物者故顯其記識華邁之敏妙爾?!?br />元 姚燧 《領(lǐng)太史院事楊公神道碑》:“童而讀書,記識強(qiáng)敏,日數(shù)千言?!?/span>
⒊ ?加標(biāo)記。
引《雜寶藏經(jīng)·蓮花夫人緣》:“即以此篋,封蓋記識,擲 恒河 中?!?br />清 姚元之 《竹葉亭雜記》卷四:“古人收藏名跡,多鈐以私印記識。”
⒋ ?指簿記。
引明 陸粲 《庚巳編·臨江狐》:“主人為其費(fèi)財(cái)也,召責(zé)之。其人初抵諱,因請主人覆視記識,曾無虧漏?!?/span>
記識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識 | shí zhì | 讠 | 7畫 | 基本字義 識(識) shí(ㄕˊ) ⒈ ?知道,認(rèn)得,能辨別:識辨。識破。識相( xiàng )。識途老馬。 ⒉ ?所知道的道理:知識。常識。 ⒊ ?辨別是非的能力:見識。遠(yuǎn)見卓識。 其他字義 識(識) zhì(ㄓˋ) ⒈ ?記?。翰┞剰?qiáng)識。 ⒉ ?標(biāo)志,記號。 異體字 識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聲 |
記 | jì | 讠 | 5畫 | 基本字義 記(記) jì(ㄐ一ˋ) ⒈ ?把印象保持在腦子里:記憶。記取。記性。博聞強(qiáng)記。 ⒉ ?把事物寫下來:記錄。記功。記者。 ⒊ ?記載事物的書冊或文字:游記。日記。大事記。 ⒋ ?符號,標(biāo)識( zhì ):印記。標(biāo)記。記號。 ⒌ ?古時(shí)的一種公文:奏記。箋記。 ⒍ ?皮膚上的生下來就有的深色斑:胎記。 ⒎ ?量詞,指打一下:給他一記耳光。 異體字 記 漢英互譯 bear in mind、mark、notes、record、remember、write down、keep 相關(guān)字詞 忘 造字法 形聲: |
記識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記識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