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王
- 拼音wǔ wáng
- 注音ㄨˇ ㄨㄤ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五王[ wǔ wáng ]
⒈ ?指唐明皇兄弟讓皇帝·憲、惠莊太子·?、惠文太子·范、惠宣太子·業(yè)、隋王·隆悌。指唐代張柬之、敬暉、崔玄暐、袁恕己、桓彥范。復(fù)姓。指堯、舜、禹、成湯、周文王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 唐明皇 兄弟 讓皇帝 憲、惠莊太子 撝、惠文太子 范、惠宣太子 業(yè)、隋王 隆悌。參見“五王帳”。
引唐 《依御史溫飛卿華清宮二十二韻》:“五王更入帳,七貴迭封侯?!?br />明 高啟 《唐宮》詩:“五王宴罷皆歸院,大被空閑一夜涼?!?br />《醒世恒言·三孝亷讓產(chǎn)立高名》:“﹝ 明皇 ﹞有五個兄弟,皆封王爵,時號五王?!?/span>
⒉ ?指 唐 代 張柬之、敬暉、崔玄暐、袁恕己、桓彥范。武后 周 天授 五年 張柬之 等五人發(fā)動政變,重立 中宗 為帝,復(fù)國號 唐,以功皆封郡王。參閱《新唐書·則天皇后紀》。
引唐 顏真卿 《宋開府碑》:“清宮問罪,事出五王?!?/span>
⒊ ?復(fù)姓。
引《通志·氏族四》引 漢 應(yīng)劭 《風俗通·姓氏》:“五王氏,齊 自 威、宣、湣、襄 至 建 五王,因以為氏?!?/span>
五王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五 | wǔ | 二 | 4畫 | 基本字義 五 wǔ(ㄨˇ) ⒈ ?數(shù)名,四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國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(quán)的時期)。五帝(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,通常指黃帝、顓頊、帝嚳、唐堯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嶺(指越城嶺,都龐嶺,萌渚嶺、騎田嶺、大庾嶺)。五岳(指東岳泰山、西岳華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 |
王 | wáng wàng | 王 | 4畫 | 基本字義 王 wáng(ㄨㄤˊ) ⒈ ?古代一國君主的稱號,現(xiàn)代有些國家仍用這種稱號:王國。王法。公子王孫。王朝( cháo )。 ⒉ ?中國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:王公。王侯。 ⒊ ?一族或一類中的首領(lǐng):山大王。蜂王。王牌(橋牌中最大的牌;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)。 ⒋ ?大:王父(祖父)。王母(祖母)。 ⒌ ?姓。 其他字義 王 wàng(ㄨㄤˋ) ⒈ ?古代指統(tǒng)治者謂以仁義取得天下:王天下。王此大邦。 異體字 玉 漢英互譯 amir、great、king 造字法 |
五王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五王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