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梆
- 拼音sān bāng
- 注音ㄙㄢ ㄅㄤ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梆[ sān bāng ]
⒈ ?三次擊梆木。封建時代官長坐堂前的信號。
引證解釋
⒈ ?三次擊梆木。封建時代官長坐堂前的信號。
引昆曲《十五貫》第八場:“伙計!發(fā)三梆了,大門上調(diào)原卷,二門上解犯人,太爺即刻要坐堂了?!?/span>
三梆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梆 | bāng | 木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梆 bāng(ㄅㄤ) ⒈ ?〔梆子〕a.打更用的響器;b.打擊樂器,用于戲曲、樂曲伴奏;c.戲曲聲腔之一,如“河北梆梆”。 ⒉ ?象聲詞,敲打木頭的聲音:梆梆梆的敲門聲。 English watchman's rattle |
三梆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梆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