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龍
- 拼音cóng lóng
- 注音ㄘㄨㄥˊ ㄌㄨㄥˊ
- 繁體從龍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從龍[ cóng lóng ]
⒈ ?《易·干》:“云從龍,風(fēng)從虎,圣人作而萬物睹?!迸f以龍為君象,因以稱隨從帝王或領(lǐng)袖創(chuàng)業(yè)。
引證解釋
⒈ ?舊以龍為君象,因以稱隨從帝王或領(lǐng)袖創(chuàng)業(yè)。
引《易·乾》:“云從龍,風(fēng)從虎,圣人作而萬物覩?!?br />后唐 盧殷 《欲銷云》詩:“欲隱從龍質(zhì),仍餘觸石文?!?br />清 戴易 《釣臺》詩:“當(dāng)時賴有從龍彥,卻使幽人享太平?!?br />《清史稿·食貨志一》:“有從龍入關(guān)者,有定鼎后投誠者?!?br />郭孝成 《陜西光復(fù)記》:“當(dāng)中原逐鹿之時,正豪杰從龍之會?!?/span>
國語辭典
從龍[ cóng lóng ]
⒈ ?語本比喻隨從帝王創(chuàng)業(yè)。
引《易經(jīng)·乾卦·九五》:「云從龍,風(fēng)從虎,圣人作而萬物睹。」
唐·盧殷〈欲銷云〉詩:「欲隱從龍質(zhì),仍余觸石文?!?/span>
從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龍 | lóng | 龍 | 5畫 | 基本字義 龍(龍) lóng(ㄌㄨㄥˊ) ⒈ ?傳說中的一種長形、有鱗、有角的神異動物,能走,能飛,能游泳,能興云作雨:龍舟。龍燈。龍宮。龍駒(駿馬,喻才華出眾的少年)。畫龍點睛。龍蟠虎踞。 ⒉ ?古生物學(xué)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:恐龍。 ⒊ ?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稱關(guān)于皇帝的東西:龍顏。龍體。龍袍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龍 竜 龒 ? ? 漢英互譯 dragon、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 |
從 | cóng zòng | 人 | 4畫 | 基本字義 從(從) cóng(ㄘㄨㄥˊ) ⒈ ?依順:順從。盲從。從善如流。 ⒉ ?采取,按照:從優(yōu)。 ⒊ ?跟隨:愿從其后。 ⒋ ?跟隨的人:侍從。仆從。 ⒌ ?參與:從業(yè)。從政。投筆從戎。 ⒍ ?由,自:從古至今。從我做起。 ⒎ ?次要的:主從。從犯。 ⒏ ?宗族中次于至親的親屬:從父(伯父、叔父的通稱)。 ⒐ ?中國魏以后,古代官品(有“正品”和“從品”之分,宋代龍圖閣大學(xué)士為從二品)。 ⒑ ?姓。 其他字義 從(從) zòng(ㄗㄨㄥˋ) ⒈ |
從龍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從龍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