萎蕤
- 拼音wěi ruí
- 注音ㄨㄟˇ ㄖㄨㄟ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萎蕤[ wěi ruí ]
⒈ ?草名。即玉竹。
⒉ ?草木茂盛貌。
⒊ ?引申為氣勢盛貌。
⒋ ?柔弱貌;柔軟貌。
⒌ ?引申為萎靡。
⒍ ?旗名。鹵簿中有之。
引證解釋
⒈ ?草名。即玉竹。
引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一·萎蕤》:“其根橫生似黃精,差小,黃白色,性柔多鬚,最難燥。其葉如竹,兩兩相值。亦可採根種之,極易繁也。嫩葉及根,并可煮淘食茹?!?/span>
⒉ ?草木茂盛貌。
引《漢武帝內(nèi)傳》:“紫芝萎蕤,紛若填樏。”
晉 潘岳 《橘賦》:“既蓊茸而萎蕤,且參差而橚矗?!?br />唐 張說 《離會曲》:“可憐河樹葉萎蕤,關(guān)關(guān)河鳥聲相思?!?/span>
⒊ ?引申為氣勢盛貌。
引宋 王禹偁 《謫居感事》詩:“策勛何烜赫,賜紫更萎蕤?!?/span>
⒋ ?柔弱貌;柔軟貌。
引《淮南子·天文訓(xùn)》“音比蕤賓” 漢 高誘 注:“蕤賓,五月也。陰氣萎蕤在下,似主人。陽在上,似賓客。故曰蕤賓也?!?br />唐 王琚 《美女篇》:“屈曲屏風(fēng)繞象牀,萎蕤翠帳綴香囊。”
⒌ ?引申為萎靡。
引中國涼血人 《拒約奇談》第二章:“又拍掌迎了一人上壇,貌陋而身短,神情萎蕤,如新病之乍起。”
⒍ ?旗名。鹵簿中有之。
引唐 元稹 《夢游春七十韻》:“廣榭舞萎蕤,長筵賓雜厝?!?/span>
國語辭典
萎蕤[ wěi ruí ]
⒈ ?植物名。百合科黃精屬,多年生草本。莖高一、二尺,生于山野中。葉互生,橢圓形或卵形,有平行脈。初夏開小筒狀花,色白帶綠。根莖可制淀粉,或供食用,又可為外用藥。
英語angular Solomon's seal (Polygonatum odoratum)?
萎蕤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萎 | wěi | 艸 | 11畫 | 基本字義 萎 wěi(ㄨㄟˇ) ⒈ ?干枯衰落:萎謝。萎蔫。萎頓(亦作“委頓”)。萎靡。萎縮??菸?。 異體字 荽 痿 ? 漢英互譯 decline、fade、wither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委聲 English wither, wilt |
蕤 | ruí | 艸 | 15畫 | 基本字義 蕤 ruí(ㄖㄨㄟˊ) ⒈ ?草木的花下垂的樣子。 ⒉ ?〔葳蕤〕草木茂盛的樣子。 ⒊ ?〔蕤賓〕a.中國古代音樂十二律中的第七律;b.農(nóng)歷五月的別稱。 ⒋ ?指下垂的纓類裝飾物。 異體字 苼 ?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drooping leaves; fringe soft, delicate |
萎蕤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萎蕤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