诐論
- 拼音bì lùn
- 注音ㄅ一ˋ ㄌㄨㄣˋ
- 繁體詖論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诐論[ bì lùn ]
⒈ ?偏邪不正的言論。
引證解釋
⒈ ?偏邪不正的言論。
引宋 陸游 《賀莆陽陳右相啟》:“小人雖有幸進(jìn),而善類常多;詖論亦或抵巇,而公議終勝。”
诐論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論 | lùn lún | 讠 | 6畫 | 基本字義 論(論) lùn(ㄌㄨㄣˋ) ⒈ ?分析判斷事物的道理:論斷。論點(diǎn)。論辯。論據(jù)。論者。議論。討論。辯論。 ⒉ ?分析闡明事物道理的文章、理論和言論:理論。輿論。專論。社論。 ⒊ ?學(xué)說,有系統(tǒng)的主張:系統(tǒng)論。 ⒋ ?看待:一概而論。 ⒌ ?衡量,評定:論罪。論功行賞。 ⒍ ?按照:論件。論資排輩。 ⒎ ?姓。 其他字義 論(論) lún(ㄌㄨㄣˊ) ⒈ ?古同“倫”,條理。 ⒉ ?〔論語〕中國古書名,內(nèi)容主要是記載孔子及其門人的言行 |
诐 | bì | 讠 | 7畫 | 基本字義 诐(詖) bì(ㄅ一ˋ) ⒈ ?偏頗,邪僻:诐行。诐辭。 異體字 詖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皮聲 English argue; biased; one-sided |
诐論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诐論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