梆鑼
- 拼音bāng luó
- 注音ㄅㄤ ㄌㄨㄛˊ
- 繁體梆鑼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梆鑼[ bāng luó ]
⒈ ?梆子和銅鑼。報(bào)更的響器。
引證解釋
⒈ ?梆子和銅鑼。報(bào)更的響器。
引清 黃六鴻 《?;萑珪け<住な赜仍罚骸懊客砀鹘謸芘蓱舳∥迦?,持梆鑼器械,往來巡邏,按更次鳴鑼敲梆,直至天明。”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四回:“可奈墻外是梆鑼聒噪,堂上是人語喧嘩,再也莫想睡得穩(wěn)。”
梆鑼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鑼 | luó | 钅 | 13畫 | 基本字義 鑼(鑼) luó(ㄌㄨㄛˊ) ⒈ ?一種樂器,銅制,像盤,用槌子敲打出來:鑼鼓經(jīng)(戲曲打擊樂各種譜式的泛稱)。鑼鼓喧天。緊鑼密鼓。 異體字 鑼 漢英互譯 gong 造字法 形聲:從钅、羅聲 English gong |
梆 | bāng | 木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梆 bāng(ㄅㄤ) ⒈ ?〔梆子〕a.打更用的響器;b.打擊樂器,用于戲曲、樂曲伴奏;c.戲曲聲腔之一,如“河北梆梆”。 ⒉ ?象聲詞,敲打木頭的聲音:梆梆梆的敲門聲。 English watchman's rattle |
梆鑼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梆鑼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