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跱
- 拼音gāo zhì
- 注音ㄍㄠ ㄓ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高跱[ gāo zhì ]
⒈ ?高聳。
⒉ ?比喻卓立不群。
⒊ ?猶高棲。指隱居。
引證解釋
⒈ ?高聳。
引漢 張衡 《思玄賦》:“松喬高跱孰能離,結(jié)精遠(yuǎn)游使心擕。”
《三國志·蜀志·郤正傳》:“樂滄海之廣深,嘆 嵩岳 之高跱?!?/span>
⒉ ?比喻卓立不群。
引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德行》“至,便問 徐孺子 所在,欲先看之” 劉孝標(biāo) 注引 三國 吳 謝承 《后漢書》:“﹝ 徐穉 ﹞清妙高跱,超世絶俗,前后為諸公所辟。”
⒊ ?猶高棲。指隱居。
引晉 袁宏 《后漢紀(jì)·順帝紀(jì)》:“昔 許由、巢父 恥受 堯 禪,洗耳河濱,重道輕帝,遁世高跱?!?/span>
高跱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跱 | zhì | 足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跱 zhì(ㄓˋ) ⒈ ?站立:“鶴跱而不食?!?⒉ ?聳立;屹立:“山海竦跱?!?⒊ ?對(duì)峙:“方今英雄棋跱?!?⒋ ?準(zhǔn)備;儲(chǔ)備:“跱乃糗糧?!?異體字 English stop |
高 | gāo | 高 | 10畫 | 基本字義 高 gāo(ㄍㄠ) ⒈ ?由下到上距離大的,與“低”相對(duì):高峰。高空。高踞。高原。高聳。高山流水(喻知己、知音或樂曲高妙)。高屋建瓴(形容居高臨下的形勢(shì))。高瞻遠(yuǎn)矚。 ⒉ ?高度:他身高一米八。 ⒊ ?等級(jí)在上的:高級(jí)。高考。 ⒋ ?在一般標(biāo)準(zhǔn)或平均程度之上:高質(zhì)量。高消費(fèi)。高價(jià)。高檔。高手。高能物理。 ⒌ ?聲音響亮:引吭高歌。 ⒍ ?敬辭,稱別人的事物:高見。高就。高論。高壽。高堂。高徒。 ⒎ ?熱烈、盛大:高昂。 |
高跱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高跱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