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仁勇
- 拼音zhì rén yǒng
- 注音ㄓˋ ㄖㄣˊ ㄩㄥ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智仁勇[ zhì rén yǒng ]
⒈ ?儒家提倡的三種德行。孫中山先生提出的軍人精神三要素。
引證解釋
⒈ ?儒家提倡的三種德行。
引《論語·子罕》:“子曰:知者不惑,仁者不憂,勇者不懼?!?br />知,用同“智”。 《史記·平津侯主父列傳》:“智、仁、勇,此三者天下之通德?!?/span>
⒉ ?孫中山 先生提出的軍人精神三要素。
引孫中山 《軍人精神教育》第一課:“所謂精神,非泛泛言之,智、仁、勇三者即軍人精神三要素。能發(fā)揚此三種精神,始可以救民,始可以救國?!?br />孫中山 《軍人精神教育》第五課:“﹝軍人精神﹞第一之要素為智,能別是非,明利害,識時勢,知彼己,然后左右逢源,無不如志。第二之要素為仁,而所以行仁之方法則在實行三民主義……第三之要素為勇。軍人須有技能,始足應(yīng)敵,而又須明於生死之辨,乃不至臨事依違,有所顧忌?!?/span>
國語辭典
智仁勇[ zhì rén yǒng ]
⒈ ?智慧、仁德、勇敢。儒家思想中認為君子所必須具備的三種德性,有「三達德」之稱。
智仁勇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智 | zhì | 日 | 12畫 | 基本字義 智 zhì(ㄓˋ) ⒈ ?聰明,見識:智力。智慧。智商。智育。智能。智謀。才智。機智。理智。明智(a.考慮問題周到、嚴密;b.有遠見)。足智多謀。利令智昏。 異體字 知 漢英互譯 wisdom、wit 相關(guān)字詞 愚 造字法 會意兼形聲:從日、從知,知亦聲 English wisdom, knowledge, intelligence |
勇 | yǒng | 力 | 9畫 | 基本字義 勇 yǒng(ㄩㄥˇ) ⒈ ?有膽量,敢做:勇敢。勇毅。勇氣。勇士。英勇。奮勇。 ⒉ ?中國清代稱戰(zhàn)爭時期臨時招募的兵士:兵勇。勁勇。募勇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? 勈 恿 漢英互譯 brave、courageous、valiant 相關(guān)字詞 怯 造字法 形聲:從力、甬聲 English brave, courageous, fierce |
仁 | rén | 亻 | 4畫 | 基本字義 仁 rén(ㄖㄣˊ) ⒈ ?一種道德范疇,指人與人相互友愛、互助、同情等:仁義(a.仁愛與正義;b.通情達理,性格溫順,能為別人著想)。仁愛。仁政。仁人志士(仁愛有節(jié)操的人)。仁義禮智(儒家的倫理思想)。仁至義盡。一視同仁(同樣看待,不分厚?。?。 ⒉ ?果核的最內(nèi)部分或其他硬殼中可以吃的部分:核桃仁兒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忎 忈 漢英互譯 benvolence、humanity、kernel、sensitive 造字法 會意:從人、從二 English humaneness, benevo |
智仁勇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智仁勇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