諷籀
- 拼音fěng zhòu
- 注音ㄈㄥˇ ㄓㄡˋ
- 繁體諷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諷籀[ fěng zhòu ]
⒈ ?諷讀。
引證解釋
⒈ ?諷讀。
引漢 許慎 《<說文解字>敘》:“學(xué)僮十七已上,始試,諷籀書九千字,乃得為史?!?/span>
諷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籀 | zhòu | 竹 | 19畫 | 基本字義 籀 zhòu(ㄓㄡˋ) ⒈ ?〔籀文〕古代的一種字體。中國春秋戰(zhàn)國時流行于秦國,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。亦稱“大篆”。 ⒉ ?閱讀:籀讀(讀書)。籀繹(閱讀并理出文章的脈絡(luò))。 異體字 籒 籕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recite, read; style of calligraphy |
諷 | fěng | 讠 | 6畫 | 基本字義 諷(諷) fěng(ㄈㄥˇ) ⒈ ?不看著書本念,背書:諷誦(抑揚頓挫地誦讀)。諷詠。 ⒉ ?用含蓄的話勸告或譏刺:諷刺。諷諫(不直指其事,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語進諫)。諷喻(一種修辭手法,用說故事等方式說明事物的道理)。諷一勸百。 異體字 諷 漢英互譯 mock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風(fēng)聲 English recite, incant; satirize |
諷籀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諷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