敢則
- 拼音gǎn zé
- 注音ㄍㄢˇ ㄗㄜˊ
- 繁體敢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敢則[ gǎn zé ]
⒈ ?莫非;大概。
⒉ ?必定。
⒊ ?正是。
引證解釋
⒈ ?莫非;大概。
引元 王子一 《誤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擺列著金釵十二行,敢則夢上他 巫山 十二峯?!?br />明 桑紹良 《獨(dú)樂園》第二折:“你敢則會(huì)降龍,能伏虎?!?br />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四回:“敢則《三禮匯通》這部書是他們家纂的!怎么越説越有禮呢?”
⒉ ?必定。
引元 無名氏 《鎖魔鏡》第二折:“喒兩箇橫鎗躍馬且交半籌,敢則一陣?yán)锬嗣㈩^。”
明 無名氏 《樂毅圖齊》第二折:“東殺過 東海 岸,西殺過 玉門關(guān),敢則一陣教煉盡江山。”
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撫兵》:“為甚么擊鼓敲門鬧轉(zhuǎn)加,敢則要劫庫搶官衙?!?/span>
⒊ ?正是。
引元 喬吉 《金錢記》第一折:“這嬌娃是誰家?尋包彈,覓破綻,敢則無纖搯?!?br />元 關(guān)漢卿 《裴度還帶》第一折:“君圣明威伏了四海,敢則他這廟堂臣八輔三臺(tái)?!?/span>
國語辭典
敢則[ gǎn zé ]
⒈ ?一定能。
引《孤本元明雜劇·鎖魔鏡·第三折》:「喒兩個(gè)橫鎗躍馬且交半籌,敢則一陣?yán)锬嗣㈩^?!?/span>
⒉ ?正是。
引元·喬吉《金錢記·第一折》:「這嬌娃,是誰家。尋包彈,覓破綻,敢則無纖搯,似軸美人圖畫?!?/span>
⒊ ?莫非、大概。
引元·王子一《誤入桃源·第二折》:「擺列著金釵十二行,敢則夢上他巫山十二峰。」
敢則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則 | zé | 刂 | 6畫 | 基本字義 則(則) zé(ㄗㄜˊ) ⒈ ?模范:以身作則。 ⒉ ?規(guī)程,制度:規(guī)則??倓t。原則。細(xì)則。 ⒊ ?效法:則先烈之言行。 ⒋ ?表示因果關(guān)系,就,便:聞過則喜。 ⒌ ?表示轉(zhuǎn)折,卻:今則不然。 ⒍ ?表示肯定判斷,乃,是:此則余之罪也。 ⒎ ?用在一、二、三……等數(shù)字后,列舉原因或理由:一則房子太小,二則參加的人數(shù)多。 ⒏ ?與“做”相近(中國宋、元、明代小說、戲劇里常用):則甚(做什么)。 ⒐ ?量詞,指成文的條數(shù):新聞兩 |
敢 | gǎn | 攵 | 11畫 | 基本字義 敢 gǎn(ㄍㄢˇ) ⒈ ?有勇氣,有膽量:勇敢。果敢。敢闖。敢死隊(duì)。敢作敢為。敢怒而不敢言。 ⒉ ?謙辭,“不敢”的簡稱,冒昧的意思:敢問。敢請(qǐng)。敢煩。 ⒊ ?方言,莫非:敢許。敢怕。敢是哥哥回來了? 異體字 漢英互譯 be certain、bold、courageous、dare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to dare, venture; bold, brave |
敢則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敢則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