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蠖
- 拼音lóng huò
- 注音ㄌㄨㄥˊ ㄏㄨㄛˋ
- 繁體龍蠖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龍蠖[ lóng huò ]
⒈ ?《易·擊辭下》: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;龍蛇之蟄,以存身也?!焙笠蛞浴褒報丁敝盖?。指以屈求伸,走捷徑。
引證解釋
⒈ ?后因以“龍蠖”指屈伸。
引《易·擊辭下》: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;龍蛇之蟄,以存身也?!?br />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富春渚》詩:“懷抱既昭曠,外物徒龍蠖?!?br />唐 李白 《金門答蘇秀才》詩:“棲巖君滅寂,處世余龍蠖?!?br />明 陳子龍 《吳興道中》詩:“歲晏戒霜露,我道惟龍蠖?!?/span>
⒉ ?指以屈求伸,走捷徑。
引唐 閻防 《宿岸道人精舍》詩:“愿言捨塵事,所趣非龍蠖。”
龍蠖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龍 | lóng | 龍 | 5畫 | 基本字義 龍(龍) lóng(ㄌㄨㄥˊ) ⒈ ?傳說中的一種長形、有鱗、有角的神異動物,能走,能飛,能游泳,能興云作雨:龍舟。龍燈。龍宮。龍駒(駿馬,喻才華出眾的少年)。畫龍點(diǎn)睛。龍蟠虎踞。 ⒉ ?古生物學(xué)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:恐龍。 ⒊ ?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稱關(guān)于皇帝的東西:龍顏。龍體。龍袍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龍 竜 龒 ? ? 漢英互譯 dragon、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 |
蠖 | huò | 蟲 | 19畫 | 基本字義 蠖 huò(ㄏㄨㄛˋ) ⒈ ?〔尺蠖〕尺蠖蛾的幼蟲,生長在樹上,行動時身體一屈一伸地前進(jìn),是害蟲。簡稱“蠖”,如“蠖屈”(喻人不得志,屈身退隱。意為暫時的屈身是為求得日后的伸展)。 造字法 形聲:左形右聲 English inch-worm; looper caterpiller |
龍蠖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龍蠖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