騎省
- 拼音qí shěng
- 注音ㄑ一ˊ ㄕㄥˇ
- 繁體騎省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騎省[ qí shěng ]
⒈ ?官署名。唐兩省皆有散騎常侍,故稱之為騎省。
⒉ ?指潘岳。語本晉潘岳《秋興賦序》:“寓直于散騎之省?!?/p>
引證解釋
⒈ ?官署名。 唐 兩省皆有散騎常侍,故稱之為騎省。
引唐 王維 《春日直門下省早朝》詩:“騎省直 明光,鷄鳴謁 建章?!?br />趙殿成 箋注:“謂散騎之省。出 潘岳 《<秋興賦>序》, 唐 時兩省皆有散騎常侍,故亦謂之騎省?!?br />唐 張籍 《和盧常侍寄華山鄭隱者》:“寄知騎省客,長向白云閑。”
⒉ ?指 潘岳。
引語本 晉 潘岳 《秋興賦序》:“寓直于散騎之省。”
唐 錢起 《閑居酬張起居見贈》:“向夕野人思,難忘 騎省 文。”
清 褚繼曾 《<小螺庵病榻憶語>后序》:“夫蛾眉易逝, 騎省 有金鹿之悲;鶴舞含愁, 蘇臺 留紫玉之跡。”
騎省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省 | shěng xǐng | 目 | 9畫 | 基本字義 省 shěng(ㄕㄥˇ) ⒈ ?地方行政區(qū)域:省份。省會。 ⒉ ?節(jié)約,不費:省錢。省事。省吃儉用。 ⒊ ?簡易,減免:省略。省稱。省寫。 ⒋ ?中國古官署名:中書?。ǎ幔簳x開始設(shè)置,總管國家政務(wù),歷代有所沿革,唐初設(shè)“中書、尚書、門下”三省共管政事;b.元代“中書省”兼管“尚書省”的職權(quán),權(quán)更重,成為中央最高的官署,稱地方最高行政官署為“行中書省”,簡稱“省”,是現(xiàn)在“省”的來歷)。尚書省。門下省。秘書省。 |
騎 | qí | 馬 | 11畫 | 基本字義 騎(騎) qí(ㄑ一ˊ) ⒈ ?跨坐在牲畜或其他東西上:騎馬。騎射。騎兵。騎者善墮(經(jīng)常騎馬的常會掉下馬來;喻擅長某事物的人,反而容易大意,招致失誤)。 ⒉ ?兼跨兩邊:騎縫蓋章。 ⒊ ?騎的馬或乘坐的其他動物:坐騎。 ⒋ ?騎兵,亦泛指騎馬的人(舊讀 jì ):輕騎。鐵騎。車騎。 ⒌ ?一人一馬的合稱(舊讀 jì ):千騎。千乘萬騎。 異體字 騎 漢英互譯 cavalry、ride on、sit 造字法 形聲:從馬、奇聲 English ride horseback; mount; cavalry |
騎省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騎省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