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避
- 拼音yǐn bì
- 注音一ㄣˇ ㄅ一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引避[ yǐn bì ]
⒈ ?讓路;躲避。
⒉ ?引退;回避。
引證解釋
⒈ ?讓路;躲避。
引《后漢書·章帝紀》:“方春,所過無得有所伐殺,車可以引避,引避之?!?br />《新唐書·蕭至忠傳》:“至忠 少與友期諸路,會雨雪,人引避, 至忠 曰:‘寧有與人期可以失信?’卒友至,乃去?!?/span>
⒉ ?引退;回避。
引宋 歐陽修 《乞出第三札子》:“而臣以顧惜國體,既不當更與 誨 等辯正,便合引避去位?!?br />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四:“湯丞相 封 慶國公。命下, 湯公 謂此 仁宗 賜履之國,自 天圣 以來無封者,欲請避之。或曰:‘ 何執(zhí)中 嘗封 慶國公 矣。’ 湯公 曰:‘ 執(zhí)中 不知引避,此何足為法哉!’卒辭之,改封 岐?!?/span>
國語辭典
引避[ yǐn bì ]
⒈ ?回避、躲開。
引《后漢書·卷三·肅宗孝章帝紀》:「方春,所過無得有所伐殺。車可以引避,引避之?!?br />《新唐書·卷一二三·蕭至忠傳》:「至忠少與友期諸路,會雨雪,人引避?!?/span>
⒉ ?辭官引退以讓賢者。
引宋·歐陽修〈乞出第三劄子〉:「而臣以顧惜國體,既不當更與誨等辯正,便合引避去位。」
宋·陸游《老學庵筆記·卷四》:「或曰:『何執(zhí)中嘗封慶國公矣。』湯公曰:『執(zhí)中不知引避,此何足為法哉!』」
引避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引 | yǐn | 弓 | 4畫 | 基本字義 引 yǐn(一ㄣˇ) ⒈ ?拉,伸:引力。引頸。引而不發(fā)。引吭高歌。 ⒉ ?領(lǐng),招來:引見。引子。引言。引導。引薦。拋磚引玉。 ⒊ ?拿來做證據(jù)、憑據(jù)或理由:引文。引用。援引。 ⒋ ?退卻:引退。引避。 ⒌ ?舊時長度單位,一引等于十丈。 ⒍ ?古代柩車的繩索:發(fā)引(出殯)。 異體字 ? 廴 靷 漢英互譯 casue、cite、lead、leave、lure、make、quote、stretch English to pull, draw out, attract; to stretch |
避 | bì | 辶 | 16畫 | 基本字義 避 bì(ㄅ一ˋ) ⒈ ?躲,設法躲開:避雨。避暑。避世。避諱?;乇堋1苤鼐洼p。避世絕俗。 ⒉ ?防止:避免。避孕。避嫌。避雷針。 異體字 辟 漢英互譯 avoid、prevent、shun 相關(guān)字詞 躲、就 造字法 形聲:從辶、辟聲 English avoid; turn aside; escape; hide |
引避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引避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