蛟龍
- 拼音jiāo lóng
- 注音ㄐ一ㄠ ㄌㄨㄥˊ
- 繁體蛟龍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蛟龍[ jiāo lóng ]
⒈ ?傳說中能使洪水泛濫的一種龍。
英my thical flood dragon;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傳說的兩種動物,居深水中。相傳蛟能發(fā)洪水,龍能興云雨。
引《禮記·中庸》:“今夫水,一勺之多,及其不測,黿鼉蛟龍魚鱉生焉,貨財殖焉?!?br />《荀子·勸學》:“積土成山,風雨興焉;積水成淵,蛟龍生焉?!?br />《楚辭·離騷》:“麾蛟龍以梁津兮,詔 西皇 使涉予?!?br />王逸 注:“小曰蛟,大曰龍?!?br />清 薛福成 《庸盦筆記·述異·蛟龍利害懸殊》:“然則龍與蛟之為利害相去懸殊矣。蛟有害無利者也,龍降澤於民,為利甚溥?!?/span>
⒉ ?即蛟。
引《莊子·秋水》:“夫水行不避蛟龍者,漁父之勇也?!?br />宋 文瑩 《玉壺清話》卷七:“唐 陸禋 《續(xù)水經(jīng)》嘗言:‘蛇雉遺卵于地,千年而生蛟龍屬。 漢武帝 元封 中, 潯陽 浮 江 親射蛟于 江 中,獲之乃是也?!?br />明 沉璟 《義俠記·報怨》:“看千尋鐵索鎖蛟龍,擒飛虎?!?br />左建明 《三個通信兵》九:“在那翻滾的黑浪里,仿佛有無數(shù)條蛟龍張著血盆大口,要吞噬他的戰(zhàn)友 高樺?!?/span>
國語辭典
蛟龍[ jiāo lóng ]
⒈ ?傳說中能發(fā)洪水、興風作浪的龍。
引漢·王充《論衡·龍?zhí)摗罚骸蛤札堃姸朴曛?,雨至則雷電擊?!?/span>
英語legendary dragon with the ability to control rain and floods
德語Flutdrachen (Drachen, der eine Flut herbeiführen kann)? (S)?
法語dragon mythique ayant la capacité de contr?ler la pluie
蛟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龍 | lóng | 龍 | 5畫 | 基本字義 龍(龍) lóng(ㄌㄨㄥˊ) ⒈ ?傳說中的一種長形、有鱗、有角的神異動物,能走,能飛,能游泳,能興云作雨:龍舟。龍燈。龍宮。龍駒(駿馬,喻才華出眾的少年)。畫龍點睛。龍蟠虎踞。 ⒉ ?古生物學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:恐龍。 ⒊ ?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稱關(guān)于皇帝的東西:龍顏。龍體。龍袍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龍 竜 龒 ? ? 漢英互譯 dragon、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 |
蛟 | jiāo | 蟲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蛟 jiāo(ㄐ一ㄠ) ⒈ ?古代傳說中一種能發(fā)洪水的龍:蛟龍得水。 ⒉ ?指鼉、鱷之類的動物。 異體字 鮫 造字法 形聲:從蟲、交聲 English scaly dragon with four legs |
蛟龍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蛟龍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