蹄石
- 拼音tí shí
- 注音ㄊ一ˊ ㄕ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蹄石[ tí shí ]
⒈ ?相傳秦始皇東巡到諸暨,馬蹄踐踏此石,故名。
引證解釋
⒈ ?相傳 秦始皇 東巡到 諸暨,馬蹄踐踏此石,故名。
引宋 王十朋 《會稽風俗賦》:“胎草蹄石,黃竹神木?!?/span>
蹄石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蹄 | tí | 足 | 16畫 | 基本字義 蹄 tí(ㄊ一ˊ) ⒈ ?馬、牛、豬等生在趾端的保護物,亦指有角質(zhì)保護物的腳:蹄子。蹄筋。 異體字 踶 蹏 漢英互譯 hoof、unguis 造字法 形聲:從足、帝聲 English hoof; leg of pork; little witch |
石 | shí dàn | 石 | 5畫 | 基本字義 石 shí(ㄕˊ) ⒈ ?構成地殼的礦物質(zhì)硬塊:石破天驚(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)。 ⒉ ?指石刻:金石。 ⒊ ?指古代用來治病的針:藥石。藥石之言(喻規(guī)勸別人的話)。 ⒋ ?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。 ⒌ ?姓。 其他字義 石 dàn(ㄉㄢˋ) ⒈ ?中國市制容量單位,十斗為一石。 異體字 ? ? 鉐 漢英互譯 rock、stone、lapis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tone, rock, mineral; rad. 112 |
蹄石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蹄石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