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集
- 拼音lóng jí
- 注音ㄌㄨㄥˊ ㄐ一ˊ
- 繁體龍集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龍集[ lóng jí ]
⒈ ?猶言歲次。龍,指歲星。集,次于。謂賢者云集。
引證解釋
⒈ ?猶言歲次。龍,指歲星。集,次于。
引漢 王莽 《銅權(quán)銘》:“歲在太梁,龍集戊辰?!?br />唐 張說 《故洛陽尉贈(zèng)朝散大夫馬府君碑》:“今龍集戊申,將返葬故國。”
清 錢謙益 《張昭子墓志銘》:“有明 崇禎,龍集癸未,葬 張昭子 于 梁水 之原。”
⒉ ?謂賢者云集。
引晉 傅咸 《答欒弘》詩:“乃延羣彥,龍集鳳會(huì)?!?br />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廬山慧遠(yuǎn)法師誄》:“大宗戾止,座眾龍集。”
國語辭典
龍集[ lóng jí ]
⒈ ?歲次,用于紀(jì)年的話。
引元·周密《癸辛雜識(shí)·后集·龍有三名》:「龍集者,歲星所集也。魏銘所指星也,莽銘乃易置為太歲。今世皆以太歲為龍集,蓋名用莽銘,而實(shí)用魏銘也。」
龍集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龍 | lóng | 龍 | 5畫 | 基本字義 龍(龍) lóng(ㄌㄨㄥˊ) ⒈ ?傳說中的一種長形、有鱗、有角的神異動(dòng)物,能走,能飛,能游泳,能興云作雨:龍舟。龍燈。龍宮。龍駒(駿馬,喻才華出眾的少年)。畫龍點(diǎn)睛。龍?bào)椿⒕帷?⒉ ?古生物學(xué)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:恐龍。 ⒊ ?封建時(shí)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稱關(guān)于皇帝的東西:龍顏。龍?bào)w。龍袍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龍 竜 龒 ? ? 漢英互譯 dragon、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 |
集 | jí | 隹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集 jí(ㄐ一ˊ) ⒈ ?群鳥棲止于樹上:“黃鳥于飛,集于灌木”。 ⒉ ?聚合,會(huì)合:聚集。集合。集會(huì)。集體。集團(tuán)。集訓(xùn)。集散。集資。集中。集大成。集腋成裘。 ⒊ ?會(huì)合許多著作編成的書:集子。文集。詩集。選集。全集。 ⒋ ?大型圖書中可以相對(duì)獨(dú)立的一部分,或一部小說、一部電影、電視劇中相對(duì)獨(dú)立的段落:上集。第五集。 ⒌ ?定期交易的市場:集市。趕集。 ⒍ ?中國古代圖書的四部分類法:集部。經(jīng)史子集。 ⒎ ?成就,成 |
龍集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龍集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