抱璞
- 拼音bào pú
- 注音ㄅㄠˋ ㄆㄨ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抱璞[ bào pú ]
⒈ ?春秋時(shí),楚人卞和獻(xiàn)璞玉于厲王,玉工說:“石也。”厲王以和為誑,斷其左足。武王時(shí)復(fù)獻(xiàn)之,又以為石,斷其右足。文王即位,和抱璞哭泣于楚山之下,淚盡繼之以血。文王乃使玉工剖其璞,得美玉。見《韓非子·和氏》。后因以“抱璞”喻懷才不遇。
⒉ ?戰(zhàn)國齊宣王欲用顏斶,斶辭曰:“夫玉生于山,制則破焉,非弗寶貴矣,然大璞不完;士生乎鄙野,推選則祿焉,非不得尊遂也,然而形神不全。斶愿得歸?!币姟稇?zhàn)國策·齊策四》。后因以“抱璞”指保持本色,不為爵祿所惑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抱玉”、“抱璧”。
引春秋 時(shí), 楚 人 卞和 獻(xiàn)璞玉于 厲王,玉工說:“石也。”
見《韓非子·和氏》。后因以“抱璞”喻懷才不遇。 漢 東方朔 《七諫》:“和 抱璞而泣血兮,安得良工而剖之。”
《晉書·應(yīng)詹傳》:“四門開闢,英彥鳧藻,收春華於京輦,採秋實(shí)於巖藪,而 泓 抱璞 荊山,未剖 和 璧。”
明 梅鼎祚 《玉合記·贈(zèng)處》:“雙璧產(chǎn) 荊山,望如虹,氣如煙,悠悠抱璞空流怨。”
郁達(dá)夫 《雜感》詩之一:“俊逸靈奇宰相才, 卞和 抱璞古今哀?!?br />漢 王充 《論衡·講瑞》:“美玉隱在石中, 楚王 、令尹不能知,故有抱玉泣血之痛?!?br />宋 梅堯臣 《汝南江鄰幾云鄎南并淮浮光山有張隱居故江有慕之作予輒次其韻》:“且奉采蘭養(yǎng),應(yīng)無抱玉啼?!?br />明 何景明 《種麻篇》:“斷金俟同志,抱玉難自宣?!?br />明 王錂 《春蕪記·說劍》:“自笑投珠,誰憐抱璧雙刖。”
⒉ ?戰(zhàn)國 齊宣王 欲用 顏斶,斶 辭曰:“夫玉生於山,制則破焉,非弗寶貴矣,然大璞不完;士生乎鄙野,推選則祿焉,非不得尊遂也,然而形神不全。
引斶 愿得歸?!?br />見《戰(zhàn)國策·齊策四》。后因以“抱璞”指保持本色,不為爵祿所惑。 漢 蔡邕 《釋誨》:“僕不能參跡于若人,故抱璞而優(yōu)游。”
宋 王禹偁 《圣人無名賦》:“惟澹惟默,固抱璞以含章;不識(shí)不知,豈命氏而考姓。”
國語辭典
抱璞[ bào pú ]
⒈ ?相傳戰(zhàn)國楚人卞和獻(xiàn)玉璞于楚厲王,因玉工視以為石而非玉,故王以為和欺己,乃斷其左足。楚武王時(shí),和再獻(xiàn)之,又以為石,乃斷其右足。及文王即位,和乃抱其璞,而哭于楚山之下,三日三夜,泣盡而繼之以血。王乃使玉人理其璞,而得寶玉,是為和氏之璧。見《韓非子·和氏》。后比喻懷才不遇。
引《晉書·卷七〇·應(yīng)詹傳》:「而泓抱璞荊山,未剖和璧。若蒙銓召,付以列曹,必能協(xié)隆鼎味,緝熙庶績者也?!?/span>
⒉ ?戰(zhàn)國齊宣王欲任用顏斶,顏斶辭去,曰:「夫玉生于山,制則破焉;非弗寶貴矣,然太璞不完。士生乎鄙野,推選則祿焉;非不尊遂也,然而形神不全。斶愿得歸,晚食以當(dāng)肉,安步以當(dāng)車,……?!挂姟稇?zhàn)國策·齊策四》。后比喻保持本有質(zhì)樸淡泊的天性,不受爵祿誘惑。
引漢·蔡邕〈釋誨〉:「仆不能參跡于若人,故抱璞而優(yōu)游?!?/span>
抱璞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璞 | pú | 王 | 16畫 | 基本字義 璞 pú(ㄆㄨˊ) ⒈ ?未雕琢過的玉石,或指包藏著玉的石頭:璞玉渾金(亦喻天然美質(zhì),未加修飾)。 ⒉ ?喻人的天真狀態(tài),質(zhì)樸,淳樸:抱璞。返璞歸真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uncut jade 造字法 形聲:左形右聲 English unpolished gem, uncarved gem |
抱 | bào | 扌 | 8畫 | 基本字義 抱 bào(ㄅㄠˋ) ⒈ ?用手臂圍?。簱肀А1『?。合抱。抱殘守缺(形容保守,不知進(jìn)?。?⒉ ?圍繞,環(huán)繞:山環(huán)水抱。抱廈(房屋前面加出來的門廊,亦指后面毗連的小房子)。 ⒊ ?胸懷愿望,志向:抱負(fù)。 ⒋ ?心里存著,懷有:抱怨。抱恨。抱歉。抱憾。抱病。 ⒌ ?密合:衣服抱身兒。 ⒍ ?把他人的子女收養(yǎng)為自己的子女:抱養(yǎng)。 ⒎ ?量詞:表示兩臂合圍的量:一抱草。 ⒏ ?孵:抱窩。抱小雞。 異體字 勽 拋 捊 菢 漢英互譯 h |
抱璞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抱璞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