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乖龍
- 拼音bì guāi lóng
- 注音ㄅ一ˋ ㄍㄨㄞ ㄌㄨㄥˊ
- 繁體避乖龍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避乖龍[ bì guāi lóng ]
⒈ ?乖龍,神話傳說中的一種龍,苦于行雨而到處藏避,故俗稱“避乖龍”。
⒉ ?借指避開。
引證解釋
⒈ ?乖龍,神話傳說中的一種龍,苦于行雨而到處藏避,故俗稱“避乖龍”。
引《太平廣記》卷四二五引 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·郭彥郎》:“世言乖龍苦於行雨,而多竄匿,為雷神捕之。”
元 馬致遠(yuǎn) 《陳摶高臥》第一折:“到這戌字上呵水成形,火長生,避乖龍大小運(yùn)今年併?!?br />元 馬致遠(yuǎn) 《薦福碑》第四折:“多謝你老禪師倒賠了紙墨,不想那避乖龍肯分的去碑上起,可早霹靂做粉零麻碎。”
⒉ ?借指避開。
引元 尚仲賢 《單鞭奪槊》第三折:“這一個鎗去疾,那一個鞭下的猛,半空中起了一個避乖龍?!?/span>
避乖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龍 | lóng | 龍 | 5畫 | 基本字義 龍(龍) lóng(ㄌㄨㄥˊ) ⒈ ?傳說中的一種長形、有鱗、有角的神異動物,能走,能飛,能游泳,能興云作雨:龍舟。龍燈。龍宮。龍駒(駿馬,喻才華出眾的少年)。畫龍點睛。龍蟠虎踞。 ⒉ ?古生物學(xué)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:恐龍。 ⒊ ?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稱關(guān)于皇帝的東西:龍顏。龍體。龍袍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龍 竜 龒 ? ? 漢英互譯 dragon、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 |
乖 | guāi | 丿 | 8畫 | 基本字義 乖 guāi(ㄍㄨㄞ) ⒈ ?不順,不和諧:乖舛(謬誤)。乖謬。乖戾(性情、言語、行為別扭,不合情理)。乖僻(怪僻)。乖張(怪僻,不講情理)。出乖露丑。 ⒉ ?機(jī)靈,伶俐(多指小孩聽話):乖乖。乖巧。賣乖。乖覺( jué )。乖順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lert、clever、good、perverse、shrewd 造字法 會意:從千、從北 English rebel; crafty, shrewd |
避 | bì | 辶 | 16畫 | 基本字義 避 bì(ㄅ一ˋ) ⒈ ?躲,設(shè)法躲開:避雨。避暑。避世。避諱?;乇?。避重就輕。避世絕俗。 ⒉ ?防止:避免。避孕。避嫌。避雷針。 異體字 辟 漢英互譯 avoid、prevent、shun 相關(guān)字詞 躲、就 造字法 形聲:從辶、辟聲 English avoid; turn aside; escape; hide |
避乖龍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避乖龍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