吹律
- 拼音chuī lǜ
- 注音ㄔㄨㄟ ㄌㄩ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吹律[ chuī lǜ ]
⒈ ?吹奏律管。律為陽聲,故傳說可以使地暖。
⒉ ?指吹奏管樂。
引證解釋
⒈ ?吹奏律管。律為陽聲,故傳說可以使地暖。
引《藝文類聚》卷九引 漢 劉向 《別錄》:“鄒衍 在 燕,燕 有谷,地美而寒,不生五穀, 鄒子 居之,吹律而溫氣至,而穀生,今名 黍谷。”
唐 錢起 《中書王舍人輞川舊居》詩:“誦經(jīng)連谷響,吹律減云寒?!?br />唐 劉禹錫 《與刑部韓侍郎書》:“春雷一振,必歆然翹首與生為徒,況有吹律者召東風(fēng)以薰之,其化也益速。”
⒉ ?指吹奏管樂。
引明 楊慎 《鳳賦》:“遂乃命 伶?zhèn)?斷 嶰谷 之竹,吹律寫鳳之音; 素女 調(diào)三舌之簧,炙笙象鳳之翼?!?/span>
吹律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律 | lǜ | 彳 | 9畫 | 基本字義 律 lǜ(ㄌㄩˋ) ⒈ ?法則,規(guī)章:紀(jì)律。法律。定律。規(guī)律。清規(guī)戒律。律師。 ⒉ ?約束:律己。 ⒊ ?中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標(biāo)準(zhǔn),把聲音分為六律(陽律)和六品(陰律)。合稱“十二律”:律呂(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樂律的器具,以管的長短來確定音的不同高度,從低音管算起,成奇數(shù)的六個管稱“律”;成偶數(shù)的六個管稱“呂”,后來“律呂”作為音律的統(tǒng)稱)。 ⒋ ?舊詩的一種體裁:律詩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law、res |
吹 | chuī | 口 | 7畫 | 基本字義 吹 chuī(ㄔㄨㄟ) ⒈ ?合攏嘴唇用力出氣:吹打。吹燈(a.把燈火吹滅;b.喻人死亡;c.喻失敗、垮臺)。吹毛求疵。吹鼓手(a.辦婚、喪事時吹奏鼓樂的人;b.胡亂吹捧和宣揚(yáng)別人的人)。吹灰之力。 ⒉ ?說大話:吹牛。吹噓。 ⒊ ?類似吹的動作:吹拂。風(fēng)吹草動。 ⒋ ?(事情)失?。捍蹬_。 ⒌ ?消息流傳,鼓動宣傳:鼓吹。 異體字 ? 龡 弞 漢英互譯 blow、boast、puff 造字法 形聲:左形右聲 English blow; puff; brag, boast |
吹律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吹律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