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煌五龍
- 拼音dūn huáng wǔ lóng
- 注音ㄉㄨㄣ ㄏㄨㄤˊ ㄨˇ ㄌㄨㄥˊ
- 繁體敦煌五龍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敦煌五龍[ dūn huáng wǔ lóng ]
⒈ ?晉代敦煌人索靖、泛衷、張甝、索紾、索永的合稱。因其俱有逸群之才,故稱。
引證解釋
⒈ ?晉 代 敦煌 人 索靖、氾衷、張甝、索紾、索永 的合稱。因其俱有逸群之才,故稱。
引《晉書·索靖傳》:“索靖 字 幼安,敦煌 人也…… 靖 少有逸羣之量,與鄉(xiāng)人 氾衷、張甝、索紾、索永 俱詣太學(xué),馳名海內(nèi),號稱‘ 敦煌 五龍’?!?/span>
敦煌五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五 | wǔ | 二 | 4畫 | 基本字義 五 wǔ(ㄨˇ) ⒈ ?數(shù)名,四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國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(quán)的時期)。五帝(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,通常指黃帝、顓頊、帝嚳、唐堯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嶺(指越城嶺,都龐嶺,萌渚嶺、騎田嶺、大庾嶺)。五岳(指東岳泰山、西岳華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 |
龍 | lóng | 龍 | 5畫 | 基本字義 龍(龍) lóng(ㄌㄨㄥˊ) ⒈ ?傳說中的一種長形、有鱗、有角的神異動物,能走,能飛,能游泳,能興云作雨:龍舟。龍燈。龍宮。龍駒(駿馬,喻才華出眾的少年)。畫龍點睛。龍蟠虎踞。 ⒉ ?古生物學(xué)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:恐龍。 ⒊ ?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稱關(guān)于皇帝的東西:龍顏。龍體。龍袍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龍 竜 龒 ? ? 漢英互譯 dragon、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 |
煌 | huáng | 火 | 13畫 | 基本字義 煌 huáng(ㄏㄨㄤˊ) ⒈ ?光明,明亮:輝煌。星火煌煌。 異體字 ? 熿 皇 漢英互譯 brilliant 造字法 形聲:從火、皇聲 English bright, shining, luminous |
敦 | dūn duì | 攵 | 12畫 | 基本字義 敦 dūn(ㄉㄨㄣ) ⒈ ?厚道,篤厚:敦樸。敦厚。敦實。 ⒉ ?誠心誠意:敦聘。敦請。 ⒊ ?督促:“使虞敦匠”。敦勸。敦促。 ⒋ ?姓。 其他字義 敦 duì(ㄉㄨㄟˋ) ⒈ ?古代盛黍稷的器具。 異體字 墩 憞 ? 漢英互譯 honest、sincere 造字法 形聲:從攵、享聲 English esteem; honest, candid, sincere |
敦煌五龍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敦煌五龍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