肥皂
- 拼音féi zào
- 注音ㄈㄟˊ ㄗㄠˋ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肥皂[ féi zào ]
⒈ ?一種清洗及乳化劑。藉皂化作用,將金屬鹽類的堿與天然油脂類的脂肪酸反應而生成的脂肪酸鹽。
英soap;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肥皁”。古代用皂莢或肥珠子等搗爛制成丸,用以洗滌去污者,均稱“肥皂”。參見“肥皂莢”、“肥珠子”。
引宋 莊季裕 《雞肋編》卷上:“浙中 少皁莢,澡面涴衣,皆用肥珠子。木亦高大,葉如槐而細,生角,長者不過三數寸。子圓黑肥大,肉亦厚,膏潤于皁莢,故一名肥皁。”
元 鄭廷玉 《忍字記》第一折:“可怎生洗不下來,將肥皂來?!?br />明 劉侗 于奕正 《帝京景物略·金魚池》:“﹝魚﹞吞肥皂水得一死?!?/span>
⒉ ?近代洗滌去污用的化學制品,通常制成塊狀,沿舊稱。一般洗滌用的肥皂用油脂和氫氧化鈉制成。工業(yè)上用重金屬或堿土金屬鹽的肥皂做潤滑劑。
引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原來他的化學教科書不好,那節(jié)肥皂的制造方法,沒有寫明白?!?/span>
國語辭典
肥皂[ féi zào ]
⒈ ?一種清潔用品。舊時將肥皂莢搗爛為丸,用來洗濯衣物,稱為「肥皂」。今多用化學方法制成。
近胰子
英語soap, CL:塊|塊[kuai4],條|條[tiao2]
德語Seife (S)?
法語savon
肥皂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皂 | zào | 白 | 7畫 | 基本字義 皂 zào(ㄗㄠˋ) ⒈ ?黑色:皂靴。不分皂白(喻不問是非)。 ⒉ ?差役:皂隸(古代賤役,后專以稱衙門里的差役)。 異體字 皁 漢英互譯 black、soap 相關字詞 白 造字法 會意:從白、從七 English soap; black; menial servant |
肥 | féi | 月 | 8畫 | 基本字義 肥 féi(ㄈㄟˊ) ⒈ ?含脂肪多的,與“瘦”相對:肥肉。肥胖。肥缺(指收入多的官職)。肥碩(a.大而肥胖;b.果實大而飽滿)。肥馬輕裘。 ⒉ ?土質含養(yǎng)分多的:肥沃。肥美(a.肥沃;b.肥壯、豐美)。 ⒊ ?能增加田地養(yǎng)分的東西(如糞、豆餅、化學配合劑等):肥料。肥力。 ⒋ ?使田地增加養(yǎng)分:肥田。 ⒌ ?指衣服鞋襪等寬大,與“瘦”相對:肥大。肥瘦兒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fat、large、loose、rich 相關字詞 胖、沃、瘦、薄 造字法 會意 |
肥皂的近義詞
肥皂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