敢死
- 拼音gǎn sǐ
- 注音ㄍㄢˇ ㄙˇ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敢死[ gǎn sǐ ]
⒈ ?勇敢不怕死;決死。
⒉ ?指敢死士。
引證解釋
⒈ ?勇敢不怕死;決死。
引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:“﹝ 平原君 ﹞得敢死之士三千人?!?br />宋 龔鼎臣 《東原錄》:“狄青 善用不滿(mǎn)千人之法,蓋擇鋭敢死者而已?!?br />《明史·閹黨傳·盧承欽》:“丁元薦、沉正宗、李樸、賀焯 謂之敢死軍人。”
⒉ ?指敢死士。
引《后漢書(shū)·耿純傳》:“﹝ 耿純 ﹞選敢死二千人,俱持彊弩,各傅三矢,使銜枚間行,繞出賊后?!?br />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汝水》:“﹝ 世祖 ﹞乘勝以敢死三千人,徑衝 尋邑 兵?!?br />宋 岳珂 《桯史·二將失律》:“虜守實(shí)欲迎降,忠義敢死已肉薄而登矣?!?/span>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敢死[ gǎn sǐ ]
⒈ ?勇敢而不怕死。
引《史記·卷七六·平原君虞卿傳》:「于是平原君從之,得敢死之士三千人?!?br />《后漢書(shū)·卷一·光武帝紀(jì)上》:「光武乃與敢死者三千人,從城西水上沖其中堅(jiān)。」
敢死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死 | sǐ | 歹 | 6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死 sǐ(ㄙˇ) ⒈ ?喪失生命,與“生”、“活”相對(duì):死亡。死訊。死刑。死囚。死棋。死地。生離死別。死有余辜。 ⒉ ?不顧生命:死志(犧牲生命的決心)。死士(敢死的武士)。死戰(zhàn)。 ⒊ ?固執(zhí),堅(jiān)持到底:死心塌地。死賣(mài)力氣。 ⒋ ?無(wú)知覺(jué):睡得死。 ⒌ ?不活動(dòng),不靈活:死結(jié)。死理。死板。 ⒍ ?不通達(dá):死胡同。死路一條。 ⒎ ?過(guò)時(shí),失去作用:死文字。 ⒏ ?極,甚:樂(lè)死人。 異體字 尸 漢英互譯 die、end up、meet one's death、p |
敢 | gǎn | 攵 | 11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敢 gǎn(ㄍㄢˇ) ⒈ ?有勇氣,有膽量:勇敢。果敢。敢闖。敢死隊(duì)。敢作敢為。敢怒而不敢言。 ⒉ ?謙辭,“不敢”的簡(jiǎn)稱(chēng),冒昧的意思:敢問(wèn)。敢請(qǐng)。敢煩。 ⒊ ?方言,莫非:敢許。敢怕。敢是哥哥回來(lái)了? 異體字 漢英互譯 be certain、bold、courageous、dare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to dare, venture; bold, brave |
敢死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敢死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