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口
- 拼音huáng kǒu
- 注音ㄏㄨㄤˊ ㄎㄡˇ
- 繁體黃口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黃口[ huáng kǒu ]
⒈ ?雛鳥的嘴。借指雛鳥。指幼兒。
引證解釋
⒈ ?雛鳥的嘴。借指雛鳥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敬慎》:“孔子 見羅者,其所得者皆黃口也。
引孔子 曰:‘黃口盡得,大爵獨不得,何也?’”
南朝 齊 謝朓 《詠竹詩》:“青扈飛不礙,黃口得相窺。”
唐 元稹 《有鳥》詩之十四:“可惜官倉無限粟, 伯夷 餓死黃口肥?!?br />清 卓爾堪 《題脊令圖》詩:“汝雛旦暮啼黃口,汝魂血污歸故鄉(xiāng)。”
⒉ ?指幼兒。
引《淮南子·氾論訓》:“古之伐國,不殺黃口,不獲二毛?!?br />高誘 注:“黃口,幼也?!?br />《新唐書·百官志一》:“每歲孟春上其籍,自黃口以上印臂?!?br />清 吳嘉紀 《堤決》詩之五:“暮年辛苦飼孤孫,黃口命倚白頭存?!?br />阿英 《夜》:“孤兒寡婦的哀號,白發(fā)黃口的凄吟,一切的經(jīng)過,又完全涌上心頭?!?/span>
國語辭典
黃口[ huáng kǒu ]
⒈ ?雛鳥。因出生時,嘴為黃色,故稱為「黃口」。
引唐·陳陶〈空城雀〉詩:「近村紅栗香壓枝,嗷嗷黃口訴朝饑。」
⒉ ?幼小的孩童。
引《淮南子·泛論》:「古之伐國,不殺黃口。」
黃口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口 | kǒu | 口 | 3畫 | 基本字義 口 kǒu(ㄎㄡˇ) ⒈ ?人和動物吃東西和發(fā)聲的器官(亦稱“嘴”):口腔??诓拧?邶X??谌魬液?。 ⒉ ?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口。 ⒊ ?出入通過的地方:門口。港口。 ⒋ ?特指中國長城的某些關(guān)口(多用作地名):古北口。喜峰口。 ⒌ ?破裂的地方:口子。 異體字 叩 漢英互譯 gob、jaws、meatus、mouth、ora、orifice、ostium、scoop、stoma、stomata 相關(guān)字詞 心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uth; open end; entrance, gate |
黃 | huáng | 黃 | 11畫 | 基本字義 黃 huáng(ㄏㄨㄤˊ) ⒈ ?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顏色:黃色。黃昏。牛黃。黃澄澄。信口雌黃。 ⒉ ?特指中國黃河:黃災。治黃。黃泛區(qū)。 ⒊ ?指“黃帝”(即“軒轅氏”,傳說中原始社會部落聯(lián)盟首領(lǐng)):黃老(黃帝和老子)。炎黃子孫。 ⒋ ?事情失敗或計劃不能實現(xiàn):事情黃了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黃 漢英互譯 primary colors 造字法 象形:像蝗蟲形 English yellow; surname |
黃口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黃口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