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龍
- 拼音huǒ lóng
- 注音ㄏㄨㄛˇ ㄌㄨㄥˊ
- 繁體火龍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火龍[ huǒ lóng ]
⒈ ?燈火一個接一個連成龍一般。
英fiery dragon—a procession of lanterns or torches;
⒉ ?指爐灶和煙囪之間的傾斜通道。
英an air channel from a brick kitchen stove to a chimney;
火龍[ huǒ lóng ]
⒈ ?〈方〉
英spider;
⒉ ?棉紅蜘蛛。
⒊ ?麥蜘蛛。
引證解釋
⒈ ?火形和龍形的圖案。多用于帝王服飾。
引《左傳·桓公二年》:“火龍黼黻,昭其文也。”
杜預 注:“火,畫火也;龍,畫龍也?!?/span>
⒉ ?傳說中渾身帶火的神龍。
引唐 王轂 《苦熱行》:“祝融 南來鞭火龍,火旗焰焰燒天紅。”
宋 梅堯臣 《次韻和馬都官苦熱》:“火龍將焚鬣,陽烏多渴心。”
《清史稿·災異志四》:“﹝ 康熙 ﹞五十七年八月初一, 鐘祥 火災,先是有童謡云:‘八月初一火龍過’,至是果應?!?/span>
⒊ ?形容綿延不絕或連成一串的燈火。
引唐玄宗 《早登太行山中言志》詩:“火龍明鳥道,鐵騎繞羊腸?!?br />宋 陸游 《丁酉上元》詩之一:“月離云海飛金鏡,燈射冰簾掣火龍?!?/span>
⒋ ?形容延燒的烈火。
引宋 梅堯臣 《送黃殿丞通判潤州》詩:“前年 江州 飛火龍,樓殿化盡山將鎔?!?/span>
⒌ ?指龍燈。
引清 李慈銘 《越中燈詞》:“月下新妝齊出看,前村報舞火龍來?!?/span>
⒍ ?喻火車。
引郭沫若 《頌武漢》詩:“火龍駛過 龜蛇 舞,鐵鳥飛臨風鶴回。”
⒎ ?方言。爐灶接連煙囪的通煙孔道。
⒏ ?棉紅蜘蛛和麥蜘蛛的別名。
國語辭典
火龍[ huǒ lóng ]
⒈ ?火形和龍形的圖案,多用于古代帝王的服飾。
引《左傳·桓公二年》:「火龍黼黻,昭其文也。」
晉·杜預·注:「火,畫火也;龍,畫龍也。」
⒉ ?神話傳說中口中噴火的神龍。
引唐·王轂〈苦熱行〉:「祝融南來鞭火龍,火旗焰焰燒天紅。」
⒊ ?形容連綿不絕的燈火。
引唐·玄宗〈早登太行山中言志〉詩:「火龍明鳥道,鐵騎繞羊腸?!?/span>
⒋ ?形容燃燒的烈火。
引宋·梅堯臣〈送黃殿丞通判潤州〉詩:「前年江州飛火龍,樓殿化盡山將镕?!?/span>
火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龍 | lóng | 龍 | 5畫 | 基本字義 龍(龍) lóng(ㄌㄨㄥˊ) ⒈ ?傳說中的一種長形、有鱗、有角的神異動物,能走,能飛,能游泳,能興云作雨:龍舟。龍燈。龍宮。龍駒(駿馬,喻才華出眾的少年)。畫龍點睛。龍蟠虎踞。 ⒉ ?古生物學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:恐龍。 ⒊ ?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稱關于皇帝的東西:龍顏。龍體。龍袍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龍 竜 龒 ? ? 漢英互譯 dragon、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 |
火 | huǒ | 火 | 4畫 | 基本字義 火 huǒ(ㄏㄨㄛˇ) ⒈ ?燃燒,物質(zhì)燃燒時所發(fā)出的光和焰:火力?;馉T?;鹪础;鹧妗熁??;鹬腥±酰ㄓ鳛閯e人冒險出力,而自己吃虧上當,毫無所獲)。 ⒉ ?緊急:火速。十萬火急。 ⒊ ?指槍炮彈藥等:火藥?;鹋凇?⒋ ?發(fā)怒,怒氣:火暴?;鹦浴?⒌ ?中醫(yī)指發(fā)炎、紅腫、煩躁等的病因:肝火。毒火攻心。 ⒍ ?形容紅色的:火紅?;鹜取?⒎ ?古代軍隊組織,一火十個人。 ⒏ ?姓。 異體字 夥 灬 煷 漢英互譯 ammunition、anger、fire、urge |
火龍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火龍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