朗誦詩
- 拼音lǎng sòng shī
- 注音ㄌㄤˇ ㄙㄨㄥˋ ㄕ
- 繁體朗誦詩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朗誦詩[ lǎng sòng shī ]
⒈ ?無固定格律,以節(jié)奏明快、音調(diào)和諧為特色,適合于朗誦的詩體。
引證解釋
⒈ ?無固定格律,以節(jié)奏明快、音調(diào)和諧為特色,適合于朗誦的詩體。
引朱自清 《論朗誦詩》:“筆者以為朗誦詩應(yīng)該有獨(dú)立的地位,不應(yīng)該有獨(dú)占的地位?!?br />朱自清 《論朗誦詩》:“這正是朗誦詩的力量,它活在行動(dòng)里,在行動(dòng)里完成?!?/span>
國語辭典
朗誦詩[ lǎng sòng shī ]
⒈ ?以對(duì)群眾朗誦為目的而作的新詩,多富現(xiàn)實(shí)性與感染力。
朗誦詩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誦 | sòng | 讠 | 9畫 | 基本字義 誦(誦) sòng(ㄙㄨㄥˋ) ⒈ ?用有高低抑揚(yáng)的腔調(diào)念:誦讀。背誦。誦詩。 ⒉ ?稱述,述說:“王之為都者,臣知五人焉,知其罪者,惟孔距心,為王誦之”。 ⒊ ?詩歌:作誦(作詩)。 ⒋ ?怨謗。 異體字 誦 漢英互譯 read aloud、recite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甬聲 English recite, chant, repeat |
詩 | shī | 讠 | 8畫 | 基本字義 詩(詩) shī(ㄕ) ⒈ ?文學(xué)體裁的一種,通過有節(jié)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,抒發(fā)情感:詩歌。詩話(①評(píng)論詩人、詩歌、詩派以及記錄詩人議論、行事的著作;②古代說唱藝術(shù)的一種)。詩集。詩劇。詩篇。詩人。詩章。詩史。吟詩。 ⒉ ?中國古書名,《詩經(jīng)》的簡稱。 異體字 詩 漢英互譯 longs and shorts、poem、poesy、poetry、verse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寺聲 |
朗 | lǎng | 月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朗 lǎng(ㄌㄤˇ) ⒈ ?明亮,光線充足:朗敞。朗澈。朗然。明朗。晴朗。開朗。爽朗。 ⒉ ?聲音清楚、響亮:朗聲。朗讀。朗誦。書聲朗朗。 異體字 ? 朖 朤 烺 脼 誏 漢英互譯 bright、loud and clear 造字法 形聲:從月、良聲 English clear, bright; distinct |
朗誦詩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朗誦詩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