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德
- 拼音lóng dé
- 注音ㄌㄨㄥˊ ㄉㄜˊ
- 繁體龍德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龍德[ lóng dé ]
⒈ ?圣人之德;天子之德。
引證解釋
⒈ ?圣人之德;天子之德。
引《易·乾》:“潛龍勿用,何謂也?子曰:龍德而隱者也,不易乎世。”
南朝 梁 沉約 《梁明堂登歌·歌青帝》:“帝居在震,龍德司春?!?br />唐 吳筠 《高士詠·楚狂接輿夫妻》:“鳳歌誡 文宣,龍德遂隱密?!?br />金 麻革 《上云內(nèi)帥賈君》詩:“日月依龍德,風(fēng)云挾豹韜。”
龍德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龍 | lóng | 龍 | 5畫 | 基本字義 龍(龍) lóng(ㄌㄨㄥˊ) ⒈ ?傳說中的一種長形、有鱗、有角的神異動物,能走,能飛,能游泳,能興云作雨:龍舟。龍燈。龍宮。龍駒(駿馬,喻才華出眾的少年)。畫龍點睛。龍蟠虎踞。 ⒉ ?古生物學(xué)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:恐龍。 ⒊ ?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稱關(guān)于皇帝的東西:龍顏。龍體。龍袍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龍 竜 龒 ? ? 漢英互譯 dragon、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 |
德 | dé | 彳 | 15畫 | 基本字義 德 dé(ㄉㄜˊ) ⒈ ?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(zhǔn)則和規(guī)范,品行,品質(zhì):美德。品德。公德。德行。道德。德性。德育(以一定的社會要求,進(jìn)行思想的、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)。德才兼?zhèn)洹6鹊铝苛?。德高望重?⒉ ?心意,信念:一心一德。 ⒊ ?恩惠:德施。德澤(德化和恩惠)。德惠。感恩戴德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? 徳 恴 悳 惪 ? 漢英互譯 heart、mind、morals、virtue 相關(guān)字詞 怨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ethics, morality, virtue |
龍德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龍德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