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腹竹
- 拼音lóng fù zhú
- 注音ㄌㄨㄥˊ ㄈㄨˋ ㄓㄨˊ
- 繁體龍腹竹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龍腹竹[ lóng fù zhú ]
⒈ ?《后漢書·方術傳下·費長房》:“長房乘杖,須臾來歸,自謂去家適經旬日,而已十余年矣。即以杖投陂,顧視則龍矣?!焙笠蛞浴褒埜怪瘛狈Q拄杖。
引證解釋
⒈ ?后因以“龍腹竹”稱拄杖。
引《后漢書·方術傳下·費長房》:“長房 乘杖,須臾來歸,自謂去家適經旬日,而已十餘年矣。即以杖投陂,顧視則龍矣。”
清 吳偉業(yè) 《通元老人龍腹竹歌》:“牀頭示我龍腹竹,夜半風雨疑騰驤。尾燒鱗蛻飛不得,蒼皮倔強膺微張。”
龍腹竹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竹 | zhú | 竹 | 6畫 | 基本字義 竹 zhú(ㄓㄨˊ) ⒈ ?常綠多年生植物,春日生筍,莖有很多節(jié),中間是空的,質地堅硬,種類很多??芍破魑铮挚勺鼋ㄖ牧希褐褡?。竹葉。竹筍。竹編(用竹篾編制的工藝品)。竹刻。 ⒉ ?指竹制管樂器:金石絲竹。 ⒊ ?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bamboo 造字法 象形:像竹形 English bamboo; flute; KangXi radical 118 |
龍 | lóng | 龍 | 5畫 | 基本字義 龍(龍) lóng(ㄌㄨㄥˊ) ⒈ ?傳說中的一種長形、有鱗、有角的神異動物,能走,能飛,能游泳,能興云作雨:龍舟。龍燈。龍宮。龍駒(駿馬,喻才華出眾的少年)。畫龍點睛。龍蟠虎踞。 ⒉ ?古生物學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:恐龍。 ⒊ ?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稱關于皇帝的東西:龍顏。龍體。龍袍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龍 竜 龒 ? ? 漢英互譯 dragon、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 |
腹 | fù | 月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腹 fù(ㄈㄨˋ) ⒈ ?一般指人和脊椎動物軀干的一部分,介于胸和骨盆之間,包括“腹壁”、“腹腔”及內臟(通常稱“肚子”):腹部。腹膜。腹水。腹瀉。腹疾。心腹(喻極親近的人)。腹稿。腹誹(指口里不說而心里不以為然。亦作“腹非”)。遺腹子。 ⒉ ?喻地區(qū)的前部、內部或中部:腹地。腹背受敵。 ⒊ ?厚:“(冬季之月)冰方盛,水澤腹堅,命取冰。” ⒋ ?懷抱:“出入腹我。”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bdomen、antinode、paunch、vent |
龍腹竹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龍腹竹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