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書
- 拼音lóng shū
- 注音ㄌㄨㄥˊ ㄕㄨ
- 繁體龍書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龍書[ lóng shū ]
⒈ ?古代書體。相傳伏羲氏時,有龍負圖出河。因以龍紀事,創(chuàng)立文字,稱龍書。指道教符箓。古時西域書體之一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書體。相傳 伏羲氏 時,有龍負圖出 河。因以龍紀事,創(chuàng)立文字,稱龍書。
引唐 韋續(xù) 《墨藪·五十六種書》:“太昊 庖犧氏 獲景龍之瑞,始作龍書?!?/span>
⒉ ?指道教符箓。
引唐 陸龜蒙 《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襲美》詩:“將排鳳節(jié)分階易,欲校龍書下筆難?!?/span>
⒊ ?古時 西域 書體之一。
引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廣知》:“西域 書有驢脣書、蓮葉書……龍書、鳥音書等,有六十四種。”
龍書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書 | shū | 乙 | 4畫 | 基本字義 書(書) shū(ㄕㄨ) ⒈ ?成本的著作:書籍。書刊。書稿。書香。書卷氣(指在說話、作文、寫字、畫畫等方面表現(xiàn)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)。書生氣(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)。 ⒉ ?信:書信。書札。書簡。書函。 ⒊ ?文件:證書。說明書。 ⒋ ?寫字或寫的字:書法。書寫。書桌。書案。書畫。 ⒌ ?寫文章:大書特書。罄竹難書。 ⒍ ?字體:草書。隸書??瑫?。 ⒎ ?古書名,《尚書》的簡稱(亦稱“書經”)。 ⒏ ?某些曲藝形式的通 |
龍 | lóng | 龍 | 5畫 | 基本字義 龍(龍) lóng(ㄌㄨㄥˊ) ⒈ ?傳說中的一種長形、有鱗、有角的神異動物,能走,能飛,能游泳,能興云作雨:龍舟。龍燈。龍宮。龍駒(駿馬,喻才華出眾的少年)。畫龍點睛。龍蟠虎踞。 ⒉ ?古生物學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:恐龍。 ⒊ ?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稱關于皇帝的東西:龍顏。龍體。龍袍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龍 竜 龒 ? ? 漢英互譯 dragon、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 |
龍書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龍書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